梦幻西游宝象国大象,五象广场详细说明

2024-02-14 21:24:05 33阅读
本文目录

梦幻西游宝象国大象,五象广场详细说明?

五象广场地处于广西省南宁市。 历史沿革 相传在战国时代,秦始皇为治理南方的水患,把岭南的5头宝象赶来,以堵住山洪,永保平安。5头大象在临近南宁的时候便停步不前了,秦始皇用手去拍大象的屁股,却拍了个空,他不禁大怒,醒来后才知道原来是—场梦。梦醒的秦始皇半信半疑地派人去南方打探。南边果然多了5座酷似大象的山,从此以后,南宁这块地方的水患减少了,五象岭成了人们心目中保护南宁的吉祥形象。 2004年10月,广场建成后,也启用“金湖广场”这一名称。 2004年12月,因金湖广场建设“五象喷泉”雕塑,便更名为“五象广场”。据史书记载,因为有个五象岭,南宁有“五象城”之称。“五象广场”这一名称与远古的“五象传说”,五象岭以及广场中的“五象雕塑”有关。

梦幻西游宝象国大象,五象广场详细说明

西游记取经路线及对应故事?

第一个:宝相国。

悟出孙空后,被唐僧赶走。唐僧黄袍怪抓住了他,却多亏了百花娇羞公主。唐僧师徒三人,然后去了宝相国。估计这个国家盛产大象,所以被称为宝象国。猪八戒和沙僧前去救百花公主,却被黄袍怪打败,唐僧被打成了老虎。猪八戒没有办法,只好请求孙武空解救公主,使她摆脱耻辱,向黄袍怪投降。

第二个:乌鸡国。

如果说宝象国的名字可以理解,那么这个黑鸡国的名字就有些莫名其妙了。这个国家的人是不是特别喜欢吃乌鸡?这个无极国的国王够倒霉的,因为被文殊菩萨囚禁了三天,结果被文殊的绿狮山淹了三年。说起来,一个堂堂菩萨和一个凡人较劲,真的是不做作。幸好孙武空路过,救了大王一命。

第三:车晚点。

估计这个国家的马车经常晚点,所以叫“迟到国”。这个国家的国王不擅佛教,崇尚道教。他封了三个佛教老师,分别是虎、鹿、羊。本来这三个妖怪都是善佛的,却欺负和尚,要和孙武空赌一把才能打赢。结果三个怪物相继死去!

第四:女儿国。

顾名思义,女儿国整个国家都是女人,而不是男人。路过此地的唐僧,被皇后看中,想招他为夫。可以说,这是唐僧最难过的事。毕竟女儿国的国王不仅漂亮,还是国家元首。幸好唐僧最后克制住了自己,不然取经大业就完了!

第五:为竞赛国牺牲。

估计这个国家喜欢举办纪念赛,所以叫纪念赛国家。石山碧波潭万圣龙王的女婿九头虫,偷走了比赛国的国宝——舍利子,导致比赛国不得安宁。在二郎神的帮助下,孙武空除掉了九头虫,找到了舍利子,国宝。

第六:朱紫国。

朱紫国国王年轻时,射杀了西方佛教孔雀国王大明菩萨所生的两只幼鸟,一公一母。雄孔雀受伤了,雌孔雀死了。佛母报仇雪恨,教他拆凤凰三年。这佛母也是个有肚皮的鸡,是你老人家的孩子。观音的坐骑金毛侯在下界变成妖族,抓走了皇后,美其名曰王者“消灾”。后来孙武空打败了赛太岁,救了黄金女神。但孙武空因为观音的保护,没能惩罚赛太岁。

第七:狮子和骆驼的国度。

从国名来看,应该是一个崇拜狮子和骆驼的国家。可惜命运不济,遇到了极其凶残的如来大叔大鹏金翅雕。大鹏金翅雕净狮驼国,隆重建立妖国。狮国是唐僧师徒最难过的阶段,孙武空已经不堪重负,无能为力。佛祖佛祖本人不得不降服大鹏叔叔雕塑。这是如来西游记中仅有的两次离开灵山的一次,另一次是向孙武空投降。

第八:比丘之国。

比丘指的是和尚。按理说这个国家应该提倡佛教。但是国王被狐仙迷住了,就像纣王一样,转而崇拜道教。国王被一只狐狸缠上了,病得很重。昏庸的国王听信了神话故事,想用一千多个男孩的心和心作为毒品的向导。为了营救孩子,孙武空识破了国王的君主和王后美色的身份。原来是南极仙女翁骑的白鹿白面狐仙。孙武空发力制服白鹿,杀死狐仙,救出婴儿。

第九:摧毁法国。

毁法王前生,造冤案,今生无缘无故造罪。为罗天杀万僧许个大愿。国王虽然没有办法杀和尚,但他是真正的天子,城头上喜气洋洋。唐僧师徒路过,乔装成商人。孙武空施咒剃光国王、皇后、文武大臣的头发,让国王回心转意向善。孙武空建议国王将灭法国改名为秦法国。

第十:天竺国。

天竺是唐僧师徒经过的最后一个国家,所以也是最重要的国家。在这里,唐僧先后遭遇了四次灾难。天竺公主,兔精的化身,原本是想为自己报仇的。结果当她见到唐僧的时候,立刻就被感动了。玉京想招唐僧为许,成为太乙金仙。但她的阴谋被孙武空发现,终于原形毕露。幸好月星君及时赶来,不然她就没命了!

卡布西游哪里有大象?

卡布西游上清宝玉在宝象国,需要使用聚能火钻采集。ps:记得是上清宝玉,不是上清宝石,也不是上青宝石哦~~卡布们一定不要打错别字哦~~坐这头大象去宝象国国都这个就是上清宝玉啦。这个是之前的旧版场景啦!感觉新版的场景比较华丽一点有木有!

西游记中有哪些明明是谣言?

太多了,由于吴闲云的《煮酒论西游》和各种营销号阴谋论的广泛流传,使得西游记成为四大名著中谣言最多的一个,我这里来列举几个。

1、孙悟空连南天门都没进

都不知道是谁搞出来的谣言,而且这种没含金量的谣言还那么多人信。原著中孙悟空是从三十三天上的兜率宫一路打到了凌霄殿外通明殿里,这要是没打进南天门,那整个天庭都在南天门外了。

而天庭的守备也只差王灵官+三十六雷将这最后一道防线,就全线崩溃了,正因为如此,天庭去找如来求救时才说到“事在紧急”,而如来到来时,孙悟空已经在雷将中“耀武扬威,卖弄精神”了,雷将明显快撑不住了。南天门对于孙悟空,那不就是自己后院吗?

2、天庭放水

又是一个非常出名的谣言,以前在我的文章中已经说过很多次,这里就在说一遍,西游记前七回是标准的爽文套路,在这七回中,孙悟空一共和天庭发生过三次大战,其中大胜七次、上风一次、平手一次、战败两次。先后与巨灵神、哪吒、九曜星、李靖、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木叉、二郎神、梅山兄弟、太上老君、兜率宫丁甲、王灵官、三十六雷将、如来佛祖交锋。取经之时,玉帝认为只要孙悟空无事便好,李靖为此记恨了五百年,奎木狼是孙悟空打怕的神将,众雷将见到孙悟空吓得躬身控背,你管这叫放水?以为是在争夺奥斯卡小金人呢?

当年行者大闹天宫时,玉帝曾封天王为降魔大元帅,封哪吒太子为三坛海会之神,帅领天兵,收降行者,屡战不能取胜。还是五百年前败阵的仇气,有些恼他,故此作怒。

好行者,一筋斗跳上南天门里,唬得个庞刘苟毕躬身,马赵温关控背,俱道:“不好了!不好了!那闹天宫的主子又来了!”

至于所谓天庭神仙很多是截教的弟子,所以出工不出力的说法,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没有一毛钱关系,两本书并非续书关系,更非一个作者,完全不能互相论证,难道能用金瓶梅来论证水浒传中的西门庆没有在狮子楼被武松打死?

在《西游证道书》中评价如来对天庭有再造之功,再造之功是什么意思,阴谋论者是不会懂得。

如来领众神之托曰:“今欲立名,可作个‘安天大会’。”【证道本夹批:可谓再造之功。】

3、猪八戒出工不出力,是深藏不露的大高手

猪八戒是被作者都钦定没什么本事的角色,不知道怎么被吹起来,真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三打白骨精部分,旁白评价八戒没什么大本事:

八戒、沙僧虽【没甚么大本事】,然八戒是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他的威气尚不曾泄,故不敢拢身。

宝象国一回中,旁白二十个猪八戒和沙僧也打不过黄袍怪(奎木狼),即使有那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暗中相助,和黄袍怪一战犹如同鬼门关回来一般。

却说那八戒、沙僧与怪斗经个三十回合,不分胜负。你道怎么不分胜负?【若论赌手段,莫说两个和尚,就是二十个,也敌不过那妖精】。只为唐僧命不该死,暗中有那护法神祇保着他,空中又有那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助着八戒沙僧 。

孙悟空对八戒的评价,沙僧对自己和八戒的评价——放屁添风:

行者道:“兄弟,你虽无甚本事,好道也是个人。【俗云放屁添风】,你也可壮我些胆气。"八戒道:"也罢也罢,望你带挈带挈。但只急溜处,莫捉弄我。”

沙僧道:“说那里话!都是大家有益之事,【虽说不济,却也放屁添风】。”

孙悟空不过随手一按,就令猪八戒怎么挣脱都挣脱不开,这一拳要是打到脑袋上,怕是猪脑都给打出来。

八戒、沙僧也都要躲,被行者左右手扯住他两个道,“兄弟们,不要怕得,我和你认他一认,看是个甚么妖精。”八戒道:“可是扯淡!认他怎的?众官躲了,师父藏了,国王避了,我们不去了罢,炫的是那家世!”【那呆子左挣右挣,挣不得脱手,被行者拿定多时】。

此外,猪八戒和沙僧双战灵感,三人在水底下斗经两个时辰,不分胜败,猪八戒“料道不得赢他”。这是猪八戒自己的内心想法,说猪八戒演戏的,演到连自己都骗?

还有对阵青狮时,脑袋差点被青狮砍了,拿生命演戏?如此敬业是打算评选奥斯卡小金人吗?

原来八戒耳大,盖着眼皮,越发昏蒙,手脚慢,又遮架不住。拖着钯,败阵就走。被老魔举刀砍去,几乎伤命。幸躲过头脑,被口刀削断几根鬃毛。

4、九齿钉耙强过金箍棒

认为九齿钉耙比金箍棒的依据无非是黄狮精盗走三样兵器后开了一场钉耙会。但这不过是黄狮精的个人喜好问题罢了,沙僧的降妖宝杖在原著中是如擀面杖样的乌油黑棒子,金箍棒就不必说了,钉耙放中间,左右各一根棍棒,所以才叫钉耙会,并不是因为九齿钉耙有多强。

至于九齿钉耙的威力么,猪八戒曾用九齿钉耙全力一击打猴头,结果自己被震得手麻脚软,难道这就是所谓“何怕你铜头铁脑一身钢,钯到魂消神气泄”的无敌神器?

行者闻言,收了铁棒道:“呆子不要说嘴!老孙把这头伸在那里,你且筑一下儿,看可能魂消气泄?”那怪真个举起钯,着气力筑将来,扑的一下,【钻起钯的火光焰焰,更不曾筑动一些儿头皮】。唬得他手麻脚软,道声“好头!好头!”

如果拿太上老君制造去充逼格,那金角用的七星剑就是西游记第一神兵利器了,毕竟那是太上老君自己用来炼魔的。

再来看看金箍棒的威力,东海龙王、猪八戒、揭谛的各自评价:

老龙道:“莫说拿,莫说拿!那块铁,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儿皮破,擦擦儿筋伤!”

八戒慌了道:“那个哭丧棒重,擦一擦儿皮塌,挽一挽儿筋伤;若打五下,就是死了。”

揭谛道:“你不知。他有一条如意金箍棒,十分利害:打着的就死,挽着的就伤;磕一磕儿觔断,擦一擦儿皮塌哩。”

配合孙悟空的神力,战绩彪炳,可谓是应了“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儿皮破,擦擦儿筋伤”的设定,强如哪吒被打一棒打得不能负战,而大部分妖怪肉身挨棒子一下都死得很惨,极少有全尸的,当头打甚至把现了原型的六耳猕猴当场打死。

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象,是一个六耳猕猴。孙大圣忍不住,抡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

哪个威力更大,还用多说?

5、天蓬元帅地位崇高,实力强悍

网上常常流传一种说法,天蓬元帅是紫薇大帝麾下北极四圣之一,位高权重,但这里要说清楚,西游原著中的天蓬元帅猪八戒和北极四圣没半点关系,首先北极四圣是宋代神霄派的神仙,神霄派在西游记成书的明代已经是老黄历了,按照北极四圣的设定天蓬元帅和真武将军都是紫薇大帝的下属,但明代真武香火极为旺盛,已经被升格为和紫薇大帝同级别的神仙,西游记真武一个人负责北俱芦洲,南赡部洲两个大洲的降妖伏魔工作,所谓北极四圣已经不存在了。

猪八戒自述往事"敕封元帅管天河,总督水兵称宪节",也就是说,老猪的前身只是水神,一个天河宪节,并不是什么北方四圣。

至于实力如何,反正是比孙悟空差得远,如果天蓬元帅比孙悟空强,玉帝何必舍近求远去灌江口调二郎神?高老庄一回中,猪八戒对孙悟空说“当年撞那祸时,不知带累我等多少”,因此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天蓬元帅参与了围剿花果山之战,属于被孙悟空分身法击败的十万天兵天将之一;另一种可能是孙悟空从三十三天上的兜率宫打到通明殿时期遇到的神将之一。

6、取经之时,随便一个童子、坐骑孙悟空都打不过

孙悟空取经时连坐骑、宠物、童子都打不过,这个调调往往被一些人当成孙悟空实力下滑的证据,这种说法完全人云亦云,我们来看看孙悟空遇到的坐骑、宠物、童子以及相应的战况。

1、坐骑:共有狮猁王、青狮、白象、赛太岁、白鹿、青牛、九灵元圣七个,其中狮猁、赛太岁、白鹿都是主人如果来晚一点就死在孙悟空手下,青狮、白象被孙悟空打得叫外公,青牛拿着金刚镯确实厉害,除了孙悟空外,满天神佛同样没办法,但青牛没有用法宝差点被孙悟空打死。

那怪物喝一声,虚幌一枪,逃了性命,帅群妖收转干戈,入洞中将门紧紧闭了。

九灵元圣确实打不过,没啥好说的。

2、宠物:就两个,灵感大王和玉兔精,灵感大王自认孙悟空五合能打杀它,玉兔精被孙悟空打得脱衣服。

3、童子:共有清风明月、金角银角、黄眉五个,清风明月是镇元子的徒弟,并没有幻化成妖怪,被瞌睡虫轻松搞定;金角银角坐拥五件法宝被孙悟空玩成脓水。黄眉倒是真的强,虽然只是童子身份,却拥有正果,不但拥有两大超级法宝,而且纯武力表现还是整个西游记中最好的。在小雷音寺那回,孙悟空不敌两件法宝,武力对决也没讨到好,

综上、孙悟空遇到这类角色共有十四个,孙悟空不敌金刚镯青牛、九灵元圣、人种袋黄眉,其他九个即使拿着法宝也被孙悟空玩死。

7、真假美猴王一回中死的是孙悟空,活下来的是六耳猕猴

这种无稽之谈都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信,想问问,那个作者会那么无聊,内心那么黑暗,写到一半把自己的主角写死,让一个路人甲代替,作者从头到尾都没有混淆两个人物,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满世界找人辨明真假时,作者给孙悟空的代称是"这大圣",六耳猕猴则是"那行者",而从头到尾也都是"这大圣"先开口说话,然后"那行者"复述一遍。甚至作者可能是担心读者混淆,在阴曹地府那里,直接用了"那怪"来代称假悟空。到了西天,当如来道破六耳猕猴本象之后,原文连续三次改用"猕猴"来形容,除了恶意阴谋论者,无论如何也不该认为死的孙悟空。

【那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象,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如来道:"悟空休动手,待我与你擒他。"【那猕猴】毛骨悚然,料着难脱,即忙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往上便飞。如来将金钵盂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大众不知,以为走了,如来笑云:"大众休言,妖精未走,见在我这钵盂之下。"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象,是一个【六耳猕猴】。

8、唐僧是刘洪私生子、红孩儿是太上老君私生子

均是吴闲云发明,广为流传的阴谋论。先说唐僧那个,“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这一回是清朝才加进去的,并不属于明朝百回本西游记中的内容,因此存在时间的BUG,在这一回的开头直接表示陈光蕊中状元的这年是贞观十三年,唐僧都三十多了还是贞观十三年,是有神仙把时间冻结了三十多年还是李世民闲的没事,把这个年号用了三十多年没变动?真正的原因在于西游证道书的作者偷懒了,写的这段开场白,直接洗稿了百回本。因此在现代出版的西游记,基本上都是将这一回内容以“附录“为前缀,而不视作正文。

所以拿这段扯阴谋论是多么的滑稽,而证道书所加的唐僧身世,也绝对没有任何阴谋论的意思,原文中明明白白写着唐僧的声音和陈光蕊类似,而唐僧用舌尖舔舐祖母的眼睛,祖母的盲眼得而复明,批注者认为是“至孝所感,故应有此异事。”劝人向善的意味很重。

再说说红孩儿的,首先红孩儿是有牛的特征的,观音菩萨降服红孩儿时念金箍咒,书中是这么写“那妖精搓耳揉腮,攒蹄打滚”,显然,红孩儿是有蹄子,这不就是牛?至于三昧真火那是人家红孩儿在火焰山练成的,而太上老君用来练孙悟空的叫六丁神火,两者没有一毛钱关系。

9、七仙女是天庭公主

这个应该是电视剧的锅,不少神话类影视剧把七仙女设定为玉帝和王母的女儿,其实在西游原著中对她们的称呼仅仅只是七衣仙女罢了。

一朝,王母娘娘设宴,大开宝阁,瑶池中做“蟠桃胜会”,即着那红衣仙女、青衣仙女、素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黄衣仙女、绿衣仙女,各顶花篮,去蟠桃园摘桃建会。【七衣仙女】直至园门首,只见蟠桃园土地、力士同齐天府二司仙吏,都在那里把门。

甚至她们在见到孙悟空的时候,都直接下跪了。再有七个蜘蛛精也不见得有什么大本事,却敢去抢占七仙女在下界的浴池。七仙女也不去争执,试想七仙女若当真是天庭公主,七个蜘蛛精如何敢这般无礼。

土地道:“小神力薄威短,不知他有多大手段,只知那正南上,离此有三里之遥,有一座濯垢泉,乃天生的热水,原是上方七仙姑的浴池。自妖精到此居住,占了他的濯垢泉,仙姑更不曾与他争竞,平白地就让与他了。【我见天仙不惹妖魔怪】,必定精灵有大能。”

10、如来的地位远不及三清

如来这些年被一些网文写成地位远不及三清,甚至还串联了封神演义,说如来的前身是通天教主的大徒弟多宝道人,且不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没有任何关系,即使有,多宝道人也是多宝佛的前身,而非如来佛的。认为多宝是如来前身的依据是封神演义中的一句“多宝西天拜释迦”,这句话中的“拜”固然可以解释为“担任”,如“金台拜将”、“官拜元帅”,但要知“拜”做担任讲需要接职务,“释迦”是姓氏而非职务,如何能担任?所以此处的“拜”就是字面意思的“下拜”,如“童子拜观音”一般。而“多宝西天拜释迦”其实是《法华经》的典故:

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时释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结跏趺坐。(见宝塔品)

如来的地位虽不及玉帝,但至少是与三清平起平坐的,如来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后,玉帝传旨让三清、四御、五老等来同谢佛恩,三清、四御、五老各带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如来拜献。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地位高的拜献地位低的事情基本是不可能。

不一时,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跂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圣、九曜真君、左辅、右弼、天王、哪吒,玄虚一应灵通,对对旌旗,双双幡盖,都捧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佛前拜献曰:“感如来无量法力,收伏妖猴。蒙大天尊设宴呼唤,我等皆来陈谢。请如来将此会立一名,如何?”

11、狮驼岭和狮驼国主导者是谁

由于大鹏有个如来舅舅的身份,因此在各版西游记电视剧中,更喜欢突出大鹏,三魔中的老大青狮却往往被忽略,其实青狮是三魔中绝对主心骨,一旦青狮被擒,白象和大鹏都跟着要下跪投降。

大圣闻言,着力气蹬了一蹬,那老魔从空中,拍刺刺似纺车儿一般跌落尘埃,就把那山坡下死硬的黄土跌做个二尺浅深之坑。【慌得那二怪三怪】一齐按下云头,上前拿住绳儿,【跪在坡下哀告】道:“大圣啊,只说你是个宽宏海量之仙,谁知是个鼠腹蜗肠之辈。实实的哄你出来,与你见阵,不期你在我家兄心上拴了一根绳子!”

而狮驼岭的军事指挥权也是牢牢掌握在青狮手中,老二白象要调动兵马,必须先得到青狮的首肯。

老魔道:“贤弟不送之故,何也?”二怪道:“【你与我三千小妖】,摆开阵势,我有本事拿住这个猴头!‘’老魔道:“莫说三千,凭你起老营去,只是拿住他便大家有功。”

甚至,当大鹏入伙做了三弟之后,他的狮驼国也同样被划入了青狮的势力范围,在狮驼国发号施令的同样是青狮,青狮可以直接传令让狮驼国的小妖做事:

正讲时,又见小妖来报:“汤滚了。”老怪传令叫抬。众妖一齐上手,将八戒抬在底下一格,沙僧抬在二格。

12、大鹏法力高强,如来收拾大鹏很费劲

大鹏是实力经常被高估的一个妖王,其实在小说中除了追逐中抓了孙悟空一个措手不及,整体表现实在不咋地,因害怕孙悟空厉害和青狮、白象结拜;孙悟空索战时,和白象一起装聋作哑,要跟孙悟空交战,得把狮驼岭剩余的三万多小妖都叫上,偷袭孙悟空还被躲过。

老魔道:“那行者早间变小钻风混进来,我等不能相识。幸三贤弟认得,把他装在瓶里。他弄本事,钻破瓶儿,却又摄去衣服走了。如今在外叫战,谁敢与他打个头仗?”更无一人答应,又问又无人答,都是那装聋推哑。

三魔闻说,即点大小怪,前前后后,【有三万多精】,都执着精锐器械,出洞摆开一个三才阵势,【专等行者出口,一齐上阵】。

那大圣正当悚惧,只听得耳后风响,急回头观看,原来是三魔双手举一柄画杆方天戟,往大圣头上打来。大圣急翻身爬起,使金箍棒劈面相迎。

至于如来收拾大鹏很费劲还是吴闲云发明的说法,他在《煮酒谈西游》中说什么如来对大鹏极度重视,如果跟大鹏硬碰硬,灵山也要损失大半的谣言。看过西游记原著甚至电视剧的都知道,如来收狮驼岭三魔带上了西天豪华阵容不假,但实际战斗过程非常简单,文殊收走了青狮,普贤收走了白象,如来一指头秒了大鹏,何谈什么让灵山损失大半?这里对比一下如来收孙悟空,又是用计又是用手掌,还用了六字服帖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显然比收大鹏麻烦得多。

至于如来那句“那妖精神通广大,你胜他不得”指的是三魔整体很强,在孙悟空之上,而不是大鹏单体。

古代用语和现代不大一样,“那魔”、“那妖怪”在西游记常可以作为复数来用,例如前面孙悟空降伏青狮,原文是“那怪一齐叩头”,就是指三魔一个整体,往前翻车迟国中也直接用“那怪”来形容车迟国三力这个整体。我们直接看原文。

今至狮驼山狮驼洞狮驼城,【有三个毒魔,乃狮王、象王、大鹏】,把我师父捉将去,连弟子一概遭迍,都捆在蒸笼里,受汤火之灾。幸弟子脱逃,唤龙王救免。是夜偷出师等,不料灾星难脱,复又擒回。及至天明,入城打听,【叵耐那魔十分狠毒,万样骁勇,把师父连夜夹生吃了】,如今骨肉无存。又况师弟悟能悟净见绑在那厢,不久,性命亦皆倾矣。

毫无疑问,此处原文中“叵耐那魔十分狠毒,万样骁勇,把师父连夜夹生吃了”是狮驼三魔这个整体,把“那魔”理解为大鹏单人的话,难不成孙悟空眼里是大鹏自己独吞了唐僧?换到如来那句话亦然。

13、七大圣与取经遇到的妖怪

七大圣中除了孙悟空和牛魔王,其余都是昙花一现的高级龙套,除了在前几回漏了几次脸,后面并未在出场。但是一些网络小说喜欢脑补,比如认为青狮是狮驼王,白象是禺狨王,大鹏是鹏魔王,六耳猕猴是猕猴王、九头虫是蛟魔王,其实这些完全对不上。

狮驼岭三魔的排位青狮是老大,白象是老二,大鹏是老三。在七大圣中,鹏魔王是老三,狮驼王是老四,禺狨王是老六,完全对不上,总不至于再结拜一次?而且禺狨王是猴子,不是大象。

而九头虫是鸟,并非蛟,对不上,六耳猕猴和猕猴王除了都是猕猴外,也没有任何能对的上的地方。

14、沙僧的兵器

各版西游记影视剧、动画都喜欢把沙僧的武器设定成月牙铲,但原著沙僧用的真不是这兵器,而是一根主体由木制,内部钻金的宝杖,材料是月宫中的梭罗仙树,吴刚伐下来一枝后由鲁班打造,杖重五千零四十八斤。灵感大王当初调侃猪八戒和沙僧半路出家,说猪八戒用的是庄园里偷来的锄地钉耙,沙僧用的则是擀面杖,沙僧听完之后自然反唇相讥,说明自己宝杖的来历。

妖邪使锤杆架住道:“你也是半路里出家的和尚。”沙僧道:“你怎么认得?”妖邪道:“你这个模样,像一个磨博士出身。”沙僧道:“如何认得我像个磨博士?”妖邪道:“【你不是磨博士,怎么会使擀面杖】?”沙僧骂道:“你这孽障,是也不曾见!这般兵器人间少,故此难知宝杖名。【出自月宫无影处,梭罗仙木琢磨成】。【外边嵌宝霞光耀,内里钻金瑞气凝】。先日也曾陪御宴,今朝秉正保唐僧。西方路上无知识,上界宫中有大名。唤做降妖真宝杖,管教一下碎天灵!”

影视剧中对沙僧武器的失误,或许是因为和孙悟空金箍棒设定雷同了,虽说一个是铁质一个是木制但都是棍棒类的,并且沙僧自言宝杖“或长或短任吾心,要细要粗凭意态。”活脱脱就是低配版的金箍棒,就观感而言,师兄弟三人都用不同的兵器自然更好一些。于是影视剧中沙僧用月牙铲反而快成了大多数人的印象了。

西游记里有哪些冷知识?

孙悟空只有一米三,沙僧身高超过四米;

西游记中常见动物几乎都有出场,却唯独没有猫;

神仙无法不努力,其实无法真正长生不老;

《西游记》的原著之中,其实有很多荧幕上并未呈现出来的冷知识。

孙悟空的仙缘非同一般,天赋惊人

在原著之中,孙悟空前往海外学习长生不老之术,最终到了菩提祖师那里。

然而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整整七年的世间都是在洒水扫地,做着杂役的工作,他真正学习法术的时光仅有三年而已。

结果,孙悟空三年练成的本事,打得十万天兵毫无招架之力。

其实,孙悟空在原著中的设定是女娲补天遗留的石头,而他降生的花果山并非是寻常仙山,乃是“十洲三岛的祖脉,大地之根”,花果山经常有龙、凤凰与麒麟同时出现。

如此这般的胜境,在西游世界中独此一份儿,就算是灵山都没这般。

没有真正的长生不老,无论人参果还是蟠桃

在西游世界中,“长生不老”这个词经常出现,然而,这是难以达到的。

孙悟空在五庄观将人参果树推倒之后,找到了福禄寿三星,而寿星直言,镇元大仙得道比他们容易太多,吃人参果就行,不像他们还要打坐练气调和龙虎,费劲精神工夫。

寿星的话很明显,那就是即便是神仙,想要“长生不老”,也是要费很大劲的。

像是王母能够吃蟠桃,镇元大仙能吃人参果,而其他不能用吃解决的,只能通过不断修炼,以此达到维持长生不老的目的。

人参果的效果设定,是吃一个活四万七千年,而王母的大蟠桃,吃一个与天同寿,西游记中天也是有周期的,天的寿命是十二万九千年。

也就是说,人参果其实还是比不上大蟠桃的,只能在凡界堪称极品而已。

唐僧不仅愚善,而且遇到事情就喜欢甩锅

唐僧给人的印象就是,一昧遵循着自己的善良,毫无原则,经常因为不听孙悟空的劝告而惹出大祸,事后他知错就认,但坚决不改。

不仅是毫无底限地善良之外,唐僧还喜欢推卸责任,遇事首先撇清自己。

大战独角兕也就是青牛的时候,青牛刚指责唐僧师徒拿了不该拿的东西,唐僧立刻就说这些都是自己徒弟干的,自己完全没有这样的心思。

真假美猴王的时候,孙悟空打杀了一大群土匪,然后唐僧祷告的时候默念,说冤有头债有主,希望那群歹人在地府不要告他的状。

诸如此类比比皆是,而且唐僧甩锅的时候,尤其是喜欢甩给孙悟空。

孙悟空的身高很矮,反而沙僧身形极其高大

孙悟空毕竟是只猴子,其实他的身高并没有多高,混世魔王就直言,说孙悟空还不到四尺,年纪看起来不到三旬。

明朝时期,四尺换算成现代尺寸,仅有1.3米,当然,一个猴子这样的身高还算高大。

而原著之中,猪八戒的身高并没有直说,但是他的嘴巴原著里说是有三尺有余,一米左右,按照如此比例,猪八戒的身高至少有三米以上。

沙僧则是丈二有余,也就是现代的四米还要多一些。

至于唐僧的身高,比较正常,西游记第49回唐僧被放进六尺长的棺木中还有些窄,他的身高最少也在一米八,妥妥的大长腿。

孙悟空很可能造成了猴子猴孙的悲剧

当年孙悟空是奔着长生不老之术去拜师学艺,结果他在菩提祖师那里并没有学这样的法术,而是直接销了生死簿,顺便毁了天下所有姓孙的猴子的生死簿。

从这样的状况来看,花果山的猴子猴孙们都是永生之命。

然而,永生并不意味着不会老,并且,因为孙悟空的行为,带来了更悲哀的命运。

孙悟空大闹天空的时候,二郎神杨戬在花果山放了一把火,猴子猴孙有一半被直接烧死,并且后来又因孙悟空不在,很多猴子被猎人捉去给做成了菜。

因为孙悟空毁了生死簿,花果山的猴子猴孙自然无法进入轮回,然而他们的肉身被毁,灵魂无所寄托,最终要么灰飞烟灭,要么成为孤魂野鬼。

红孩儿乃是仙魔结合,资质通天

原著之中,红孩儿借助火焰山修炼成了三昧真火的法术,连孙悟空也差点被他烧死。

实际上,红孩儿与生俱来拥有极高的修炼天赋。

他的父亲牛魔王,早在孙悟空称齐天大圣之前就已经纵横四海,是妖界赫赫有名的魔王,而红孩儿的母亲铁扇公主,却并不是妖怪。

按照原著里的说法,铁扇公主叫做“铁扇仙”,虽然叫做“罗刹女”,却不是邪类,反而牛魔王都承认过,他的妻子是个已经得道的地仙。

神仙本身就不能擅自婚恋,可能下界的地仙等管理比较松泛,但像红孩儿父母这样神仙与魔王结合的实在太少,神魔结合的红孩儿,本事当然不会小。

常见动物西游记里都有,但唯独没有猫出现

十二生肖、虎豹豺狼、几乎各种常见的飞禽走兽,都在西游记之中出现过,大多数都是成了精的妖怪,但西游记中,唯独没出现过的常见动物就是猫。

据说,这是因为《西游记》成书于明代嘉靖时期,而笃信道教的嘉靖帝不仅沉溺于炼丹,而且酷爱养猫,所以吴承恩没敢把猫写进去。

不仅如此,西游记之中很多的情节都来自于当时的背景。

比如玉帝册封孙悟空为弼马温,其实也是明朝时期的一种风俗,因为当时为了防止马生出疫病之类,会在马厩里放只猴子,人们觉得这样能保证“避马瘟”。

最善良的打酱油妖怪,结果结局最悲催

西游记之中,有很多的妖怪都是故意从天界放出去刁难唐僧师徒的。

有些妖怪极其凶残,比如吃人的奎木狼、狮驼岭三妖等等,但也有好像全程在打酱油的,典型代表就是太乙救苦天尊的九灵元圣。

九灵元圣法力通天,但是在凡界什么坏事都没做,而他的义子黄狮精,算来恐怕已经是西行路上最“良善”的妖怪了,甚至有点奇葩。

到底有多奇葩呢?按照原著描述,黄狮精不仅不害人,甚至吃肉的时候,还派小妖带着钱去玉华州买卖,如此妖怪实在罕见。

然而,这样的妖怪,只因为窃了孙悟空等人的宝物,最终不仅被打死,而且还给剥皮切肉,分给了众人吃了,实在是觉得有点可怜。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