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战神神将哮天犬,二郎神将花果山四万七千猴子烧杀殆尽
斗战神神将哮天犬,二郎神将花果山四万七千猴子烧杀殆尽?
花果山被烧,群猴死伤惨重,虽然孙悟空很伤心,但在这件事情上二郎神明显是放了水的。如果是二郎神诚心动手,或者是李靖的10万天兵天将动手,群猴别想有一只走脱,花果山洞府也不会继续存于世上。所以,这件事情总体上来说,二郎神是有恩于孙悟空,孙悟空自己也是承认。
原文第63回:孙悟空请二郎神一起对付九头虫,二人对话。二郎神道:“大圣,你去脱大难,受戒沙门,刻日功完,高登莲座,可贺!可贺!”行者道:“不敢,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须之报。虽然脱难西行,未知功行何如………”
原文第五回:李靖率领10万大军围了花果山,九曜星对孙悟空道:“吾奉玉帝金旨,帅众到此收降你,快早皈依!免教这些生灵纳命。不然,就屣平了此山,掀翻了此洞也!”大圣大怒道:“量你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不要走,请吃老孙一棒!”
对于天庭来说,孙悟空扯旗反了天庭,如果不投降,如果兵败,那么“屣平此山,掀翻此洞,花果山生灵纳命”,这是必然的结局。但是观音正好来天庭赴蟠桃宴,闻听此事,介绍二郎神去与孙悟空斗将,事情便也有了转折。我们还是看原文:
原文第六回:观音让徒弟惠岸(李靖第二子木叉)去帮忙对付孙悟空,斗将失败,然后上天庭请援……菩萨低头思忖……观音合掌启奏:“陛下宽心,贫僧举一神,可擒这猴。”玉帝道:“所举者何神?”菩萨道:“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现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
观音动了心思,“低头思忖”,便举荐二郎神去了花果山。但二郎神不是一个人去的,他带着梅山六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并率领本部神兵,浩浩荡荡去了花果山。去了之后,李靖与他的10万天兵天将也就成了旁边看戏的,到事情最后了结,花果山上,天庭众兵将在未插手。我们继续原文:
原文第六回:二郎神一到花果山,便对四大天王与李天王言明……真君笑道:“小圣来此,必须与他斗个变化,列公将天罗地网,不要幔了顶上,只四围紧密,让我赌斗。若我输与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赢了他,也不必列公绑缚,我自有兄弟动手”。
随即,二郎神与孙悟空打的天昏地暗,阵前三百余合不分胜负。从花果山一直斗法到灌江口,依然难分胜负。斗将期间,二郎神手下梅山六兄弟率众掩杀,孙悟空手下群猴不敌,被捉拿灵怪二三千。原文:“那些猴,抛戈弃甲,撇剑抛槍;跑的跑,喊的喊;上山的上山,归洞的归洞;好似夜猫惊宿鸟,飞洒满天星。众兄弟得胜不题”。
最后时刻,太上老君在天上偷袭,用“金钢琢”将孙悟空打翻在地,孙悟空被二郎神及手下所擒。孙悟空被擒,事情到此也应算是了结。当然,花果山的猴子猴孙以及孙悟空留下的洞府,对于任何胜利方来说,都不会放任不管,抄家灭族本就是应该的。
原文第六回:二郎神对手下众将道:“汝等未受天录,不得面见玉帝。教天甲神兵押着,我同天王等上届回旨。你们帅众在此搜山,搜净之后,仍回灌口。待我请了赏,讨了功,回来同乐。”
当老君八卦炉中的火点起后,花果山也被点燃了。只不过身陷八卦炉中的孙悟空并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如何,是否真如九曜星君所说:“屣平此山,掀翻此洞,花果山生灵纳命”。五百年后,答案揭晓:
原文第二十八回:孙悟空被唐僧赶回花果山,呈现在孙悟空面前的花果山已是花草俱无,烟霞尽绝;峰岩倒塌,林树焦枯………群猴道:“老者小者,只有千把。”大圣道:“我当时共有四万七千群妖,如今都往那里去了?”群猴道:“自从爷爷去后,这山被二郎菩萨点上火,烧杀了大半。我们蹲在井里,钻在涧内,藏于铁板桥下,得了性命。及至火灭烟消,出来时,又没花果养赡,难以存活,别处又去了一半。我们这一半,捱苦的住在山中,这两年,又被些打猎的抢了一半去也。”
那么这千把猴子到底是多少呢?我们继续原文:
原文第三十回:猪八戒去请孙悟空救唐僧,上了花果山……八戒仔细看时,看来是行者在山凹里,聚集群妖。他坐在一块石头崖上,面前有一千二百多猴子,分序排班,口称“万岁!大圣爷爷!”
花果山上最后还剩一千二百多猴子,按猴子们对孙悟空说的,倒推一下,算上那些被猎人捉的,自己跑的,花果山大劫之后,还剩差不多五千多猴子。我们只能说,二郎神的手下对战场打扫的太不干净了………
那么花果山是不是被屣平了,水帘洞是不是被掀翻了?我们还是看原文:
原文第三十回:孙悟空邀请猪八戒欣赏自己的洞府………“你也是到此一场,看看我的山景何如………好山!自是那大圣回家,这几日,收拾得复旧如新,但见那:青如削翠,高似摩云。周围有虎踞龙蟠,四面多猿啼鹤唳。朝出云封山顶,暮观日挂林间………乾坤结秀赛蓬莱,清浊育成真洞府……八戒观之不尽,满心欢喜道:“哥啊,好去处!果然是天下第一名山!”
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山上只剩下千把多猴子,山也被烧,这样的结果值得心伤,也值得气愤。但孙悟空也不是傻子,面前的山还在,猴未绝,洞府气运仍在,根基犹存。那么,各位看官,你们说孙悟空是应该恨二郎神,还是应该感谢二郎神呢?
将心比心,孙悟空应该能识“好人心”!
对于二郎神来说,花果山不能不烧。对于孙悟空来说,将心比心,就更应该感谢二郎神!对于二郎神来说,敌我双方交战,“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孙悟空做为失败的一方,后面是什么结果自己就得做好心理准备,就算二郎神不动手,李靖与手下的10万天兵天将也不是摆设。如果换成李靖动手,是什么结果,孙悟空自己心里应该是有数的。
而就算是孙悟空和他的兄弟们,对于敌人的洞府手下,他们的态度,原文交代的也甚为清楚:
第十九回:孙悟空收服猪八戒后,对他说:“既然如此,你点把火来烧了你这住处,我方带你去。”那怪真个搬些芦苇荆棘,点着一把火,将那云栈洞烧得象个破瓦窑,对行者道:我今已无挂碍了,你却引我去罢。”
第六十一回:孙悟空与猪八戒烧了牛魔王的摩云洞,“那伙群妖,俱是些驴骡犊特、獾狐狢獐、羊虎麋鹿等类,已此尽皆剿戮,又将他洞府房廊放火烧了。”最后牛魔王被哪吒父子战败,牵着牛鼻子回灵山。
第六十六回:孙悟空和弥勒佛降服黄眉怪后,临行时,放上一把火,将那珍楼、宝座、高阁、讲堂,俱尽烧为灰烬。
第七十三回:孙悟空请来毗蓝婆降服蜈蚣精后,放了一把火,把一座观霎时烧得煨烬,之后蜈蚣精被毗蓝婆带回千花洞看门。
第八十六回:猪八戒一耙筑死豹子精,悟空即点上火,八戒两耳扇起风,把洞府烧得精空,莫想有半个活命。
第八十九回:豹头山虎口洞,沙僧就取出干柴放起火来,八戒用两个耳朵扇风,把一个巢穴霎时烧得干净。
第九十回:太乙救苦天尊带走九灵元圣后,八戒就取了若干枯柴,放起火来,把一个九曲盘桓洞,烧做了乌焦破瓦窑。
第九十二回:孙悟空请来四木擒星来助阵,其中斗木獬、奎木狼扫荡群精,入玄英洞救出唐僧、八戒、沙僧,又搜了山,烧了洞。
把自己和自家兄弟一起做的事一想,在看看自己的花果山和剩下的猴子猴孙,孙悟空自己知道,这个人情,自己欠大了。不但欠了二郎神的人情,就连推荐二郎神去花果山的观音,自己也欠下了诺大的人情。所以,性格偏激,不服管教的孙悟空对观音礼敬有加,后面见了二郎神也是称兄道弟。根子还是在自己犯下大错,但最后洞府犹存,根基未消这个上面。大家不要忘了,孙悟空是从花果山上面一块石头里面蹦出来的,这是块神石,这个地方也是一个神地。这里算是孙悟空的祖庭之地,但二郎神也只是让手下随便放了一把火,剩下的,深层次的东西,可是分毫未动。花果山能够在几天之内恢复如初,而自己为了救活人参果树,上天入地找了多少人才把事情了结。这里面所代表的东西,孙悟空应该是一清二楚。
那么,二郎神为什么要对孙悟空手下留情,不赶尽杀绝呢?就我认为,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二郎神是一个高傲的人,孙悟空能够与他大战三百余合不分胜负,不是老君偷袭,能不能抓到孙悟空都是未知之事。这样的孙悟空是值得二郎神佩服的,英雄识英雄,惺惺相惜应该就是这样了。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给孙悟空个人情,对于二郎神来说,这是非常愿意做的事。
除开惺惺相惜外,二郎神之所以放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的出身。他与玉帝之间,并不是太亲近,可以说,隔阂很深。
原文第六回:孙悟空初见二郎神说道,我记得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
别的小说怎么去写我们不讨论,只说西游记,二郎神为什么会“斧劈桃山”,玉帝在里面无疑是个反面角色。我们在看看做为玉帝的外甥,二郎神在灌江口所扮演的角色。
还是原文第六回:孙悟空变化成二郎神模样,跑到灌江口,“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他坐中间,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
二郎神手下有鬼判,就算是哮天犬,被咬之后的孙悟空也是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不去投胎,确来咬人,这一样是个鬼物。二郎神的衙门每天享受香火,怎么看怎么都像是地府设在灌江口的城隍庙,二郎神也极像是地府放在灌江口的城隍爷。这与天庭放在各处的土地、山神又有什么区别?做为玉帝的亲外甥,这样的位置,这样的安排,二郎神应该是极其不满意的。而对于面对着佛祖,喊出“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的孙悟空,如此打脸玉帝。内心深处,这样的孙悟空,难道不是上天安排与我二郎神做兄弟的最好人物吗!
原文第六十三回:唐僧师徒受阻于九头虫怪,遇见二郎神路过。孙悟空因被二郎神抓过,不好意思直接开口,让猪八戒拦下二郎神,就说齐天大圣在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却好见”。而二郎神知道后,“兄弟们,快去请来。”六兄弟乃是康、张、姚、李、郭、直,各各出营叫道:“孙悟空哥哥,大哥有请。”而在收服九头虫之前,康姚郭直道:“大哥莫忙,那厮家眷在此,料无处去。孙二哥也是贵客,猪刚鬣又归了正果,我们营内,有随带的酒肴,教小的们取火,就此铺设:一则与二位贺喜,二来也当叙情。且欢会这一夜 ,待天明索战何迟?”二郎大喜道:“贤弟说得极当。”却命小校安排,行者道:“列位盛情,不敢固却。但自做和尚,都是斋戒,恐荤素不便。”二郎道:“有素果品,酒也是素的。”众兄弟在星月光前,幕天席地,举杯叙旧。
“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这种自信是因为孙悟空懂得二郎神,而二郎神也确如孙悟空所想,这是把自己当朋友的。
孙悟空说:二郎神虽然在花果山放了一把火,但终归是我自己埋下的因果,“不破不立”,二郎神终归是给我留了后路,朋友贵在交心,这样的好兄弟,我是要认的!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哮天犬只是二郎神身边听唤的下手吗?
提到二郎神杨戬,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三只眼、三尖刀、梅山兄弟、草头神?这些确实也是二爷的重要标志,不过杨戬最大的特点,就是他出入都带着一只黑色细犬,也就是声名赫赫的哮天犬。许多人认为,杨戬只养了哮天犬这一只神兽,非也,根据《封神演义》、《西游记》、《二郎宝卷》的记载,二郎神杨戬手下至少有三大神兽,一马一犬一鹰,哮天犬只能排第2。
3.银合马
在古代神话中许多神仙都有自己的坐骑,甚至连妖怪牛魔王也有一头避水金晶兽,而身为天界头号战神的二郎真君似乎没有坐骑,那是因为大家只看了电视剧,其实在《封神演义》原著里杨戬是有坐骑的,乃是一匹浑身雪白的银合马。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匹银合马绝对不是凡马,乃是一头神兽。杨戬曾骑着他和魔家四将、闻太师作战,要知道魔家四将中的老四魔礼寿,可是养着一只白象大小的花狐貂,还有闻太师的坐骑乃是一头墨麒麟,然而银合马面对这两大神兽都没有丝毫退却,可见其自己也是神兽,不过除了速度快之外,好像也没有别的功能或者攻击力,因此排名垫底。
2.哮天犬
其实在最早的民间传说和戏曲作品中,杨戬所养的一直是一只白獒神犬,后来却逐渐演变成了黑色短耳细犬。在《封神演义》,杨戬是在押粮的途中碰到的哮天犬,此犬吃了他好几袋军粮,于是被杨戬收到军前效力,用仙馒头将其点化,变成纸片大小收入怀中,后来在战场桑遇到强敌便放出来咬人,经常达到奇袭的效果,连女将邓婵玉,武财神赵公明和截教高手羽翼仙都被哮天犬咬伤。而后来在《西游记》中哮天犬则没有藏在杨戬怀中了,而是一直以狗的状态跟在杨戬身边,一共出场了两次,咬伤了孙悟空和九头虫两大顶级妖王,纵观神话中的犬类,找不出比哮天犬战绩更强的了。俗语说“什么样的主人养什么样的狗”,杨戬如此骁勇善战,他的哮天犬果然也是迅捷凶猛。
1.扑天鹰
在《封神演义》里,武成王黄飞虎养了一只凶猛的金眼神鹰,第二任北伯侯黄飞虎也养了上千只铁嘴神鹰,这两种鹰都非常厉害,一只抓伤了九尾狐,一只吞吃了数万只蜈蜂,可见鹰在神话里是非常得力的神兽。其实杨戬也养了一只鹰,在《西游记》、《二郎宝卷》中都曾描述过,杨戬出门是牵犬搭鹰,犬自然是哮天犬,鹰是什么鹰呢?在民间传说中,杨戬所养的鹰名叫扑天鹰,据说是杨戬幼时在山崖上捡来的一只受伤了的雏鹰,跟着杨戬一起长大修行,后来有了灵性还得了仙道,成为了杨戬最心爱的神兽。
请问此物是什么东西?
真不认识还是假不认识?晃动一下,有什么发现?是不是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我们这里叫铃铛,正好手边有一个,比较大,是过去赶马车的用的,挂在马的脖子上,马在行走时,摇动的铃铛“哗啷哗啷”的响,应该对行人有警示作用,注意及时躲避马车。
题主这样的铃铛就小一些,过去也经常见,通常是挂在宠物狗的脖子上,有个童谣:小巴狗,带铃铛,恍啷恍啷到集上,买个桃,桃有毛,买个杏,杏又酸,买个栗子面蛋蛋。
另外,曾见过有一种儿童戴的帽子,通常是虎头图案,帽子上垂下几根带子,在带子下端就有一个铃铛,小孩一走动,铃铛也会发出声音,别有一番情趣。
西游记中的所有神仙介绍?
1.菩提祖师:
是传授美猴王孙悟空武艺的师傅,住在灵山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对三教九流,长生之术,七十二变、腾云驾雾等样样精通。美猴王刚投到菩提祖师门下,祖师见他天性聪悟,给他取名悟空。随后教给孙悟空长生的法术,又教了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再传授给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
十年功夫的悉心教授,使美猴王从顽劣的凡骨俗胎成为得道的神猴,身上八万四千根毫毛,根根能随心变化,为悟空闹天宫、保唐僧奠定了深厚的武功基础。
2.玉皇大帝:
也称玉帝,掌管天、地、人三界的最高主宰,也被佛教、道教尊为最崇高的神。
玉帝住在金阙云宫灵霄宝殿,由三十三座天宫、七十二重宝殿组成,手下十代冥王管人间生死;四海龙王管天气变化;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等等神勇盖地;太白金星、二郎真君、五方五老各路神仙,个个法力无边;而且有西天如来佛祖暗中保护。
3.王母娘娘:
住在瑶池,所以又叫瑶池娘娘。她在瑶池中开蟠桃胜会,宴请各路神仙,不料被齐天大圣孙悟空搅乱了蟠桃胜会。
她种的蟠桃最为神奇,小桃树三千年一熟,人吃了体健身轻,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树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飞升,长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寿。她是天宫最受尊奉的女神仙,在天上掌管宴请各路神仙之职,在人间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
4.如来佛祖:
法力无边,手下的八大金刚、十八罗汉、各路菩萨,个个都有千般变化。英勇无比的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但却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如来的本意是乘真如来之道而来,也就是说如实而来,是佛教的祖师。他的种族名释迦,牟尼是圣人的意思,合起来叫释迦圣人,他原是古印度北部一个王子,因为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出家修行,创立佛教。
5.东来佛祖:
又称作弥勒佛,大耳方面,腹满体胖,笑容常在,又被人们俗称笑和尚。又称未来佛。他殿下敲磬的黄眉童儿,偷走了后天袋子,把孙悟空等神仙斗得没有办法。最后多亏东来佛祖相助,帮孙悟空降服黄眉童儿。
6.太上老君:
姓李名耳,字长庚,道教创始人,因而称为太上老君。
他住在兜率宫练金丹,常骑青牛。他有个法宝叫金钢琢,非常厉害,在捉拿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时立下功劳,却又被他的青牛偷去,在金洞多次斗败孙悟空、托塔天王、十八罗汉等神仙,最后老君宝扇一扇,收走了金钢琢,降服了青牛精。他是一个息事宁人,轻易不与人争斗的老好人。
7.南极寿星:
是个令人喜爱的老神仙,头上有个大肉包,手拄蟠龙拐杖,白鹿紧随身后,供他骑乘。不料这白鹿凡心不灭,趁南极寿星与东华帝君下棋的机会,借着数千年修炼的道行,下到凡间的比丘国,与狐狸精狼狈为奸。
将狐狸精变成如花似玉的美女,进献给国王,自己以国丈自居,专用小孩心肝作长寿药引,祸害百姓,结果遇到火眼金睛的孙悟空,难逃劫难,被悟空降服。悟空正要打杀白鹿精时,南极仙翁赶到,命令妖怪现出原形,驼南极寿星回归仙山。
8.太白金星:
姓李,是天界一位颇有名气的星宿,法力广大,又比较和善。孙悟空闯地府、闹龙宫,玉皇大帝正要发兵征讨,太白金星替悟空说情,建议封悟空为管理御马的弼马温。
孙悟空二反天宫时,又是金星出面为招安使,封悟空为齐天大圣,管理蟠桃园。后来,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路上,长庚星多次暗中帮助师徒四人战胜黄风怪,扫荡狮驼洞,是个和善的好老头。
9.镇元大仙:
是地仙之祖,道号镇元子,住在西牛贺洲的五庄观上,道术深厚精深,连观世音菩萨也让他三分。他种的人参果,九千年成熟一次,闻一闻神奇的人参果,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颗,就能活四万七千年。
镇元大仙本领着实厉害。但大仙心胸开阔,气度不凡,当孙悟空请来菩萨救活人参果树后,他不记前嫌,与孙悟空结拜为兄弟,并且慷慨举办人参果会,用珍贵的人参果宴众仙和唐僧师徒,颇有大仙气度。
10.托塔李天王:
李靖,是天宫中的卫戍司令。所生三子,长子金吒侍奉如来佛祖,二子木吒是南海观世音菩萨的大徒弟,三子哪吒在自己的帐下效力。早年因与三子哪吒反目,如来佛祖赐他一座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化解了父子前仇,所以称为托塔李天王。
李家父子武艺超群,法力深厚,又对玉帝忠心耿耿,在天界享有崇高而又重要的地位。每逢大事,玉帝必先钦点李天王挂帅。两次平息孙猴子造反,都是任命他为降魔大元帅,手下的巨灵神、鱼肚将、哪吒三太子等十万神将天兵,均是天王所统率的精兵良将,在取经途中帮了唐僧四人度过不少劫难。
11.哪吒三太子:
托塔李天王的第三个儿子,也是如来佛祖的弟子之一,在天宫任三坛海会大神。哪吒出生时,左手掌有个“哪”字,右手掌有个“吒”字,所以起名哪吒。他三岁就下海,闯下大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抽筋刮鳞。
托塔天王怕他长大再惹大祸,想杀哪吒以绝后患。谁知哪吒奋怒,拿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一缕灵魂到西天告佛,如来取荷藕做他的骨骼,荷叶做他的肌肉,使哪吒起死回生。
后来哪吒要杀天王,报那剔骨之仇,多亏如来从中说和,赐给天王宝塔一座,让哪吒以佛为父,才消释了父子冤仇。
哪吒年少但法力广大,可以变化为三头六臂,足蹬风火轮,手使一柄金枪,项戴乾坤圈,又有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等六件法宝,变化多端。每逢托塔天王挂帅出征,哪吒必然前往,有时当先锋,有时为大将,先后降服九十六个妖魔,是天上人间公认的少年小英雄。
12.木叉:
又叫木吒,是托塔天王的二儿子,哪吒的二哥,法名惠岸,是南海观世音菩萨的护教大徒弟。木叉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浑铁棍,神勇非凡,而且会多端变化。他常随观音菩萨出游,又暗中帮助唐僧师徒战胜妖魔,为唐僧西行取经立下功劳。
13.二郎真君:
杨戬。玉皇大帝的外甥,常住灌江口,使用的兵器是三尖两刃枪,具有七十三般变化,善于腾云驾雾,还有一只神勇的哮天犬,手下的梅山六兄弟也非常了得。
在与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大战中,他武打文斗,终于把武艺非凡的孙悟空捉住。他在天宫中武艺超群,因此十分显赫的地位。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二郎神又帮助孙悟空打败了九头怪,消除了唐僧一难。
14.四海龙王:
是奉玉帝之命管理海洋的四个神仙,弟兄四个中东海龙王敖广为大,其次是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四海龙王的职责是管理海洋中的生灵,在人间司风管雨,统帅无数虾兵蟹将。
唐僧西天取经,四海龙王曾多次帮忙,或去兴风作雨,或率兵助阵,自己的外甥小鼍龙触犯了圣僧,他们也不徇私情,逮捕归案。
15.摩昂太子:
敖摩昂是西海龙王敖闰的太子,为人忠勇,不徇私情,手执一柄三棱锏,武艺十分了得。敖摩昂的姑表弟小鼍龙,在黑水河捉住唐僧,邀请舅舅西海龙王来吃唐僧肉,西海龙王得知后,立即派摩昂率兵捉拿鼍龙,表兄弟在黑水河混战一场,小鼍龙怎敌得住表兄摩昂的高超武艺。
三五个回合摩昂就将鼍龙擒住归案,解救唐僧和八戒。后来,在孙悟空与四禽木星追赶玄英洞三个妖魔时,摩昂太子又率兵助阵,帮助悟空捉住三个犀牛精,又立了一大功。
16.昴日星官:
是天界光明宫的神仙,专职司晨的大公鸡,其母是大慈大悲的毗蓝婆菩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在毒敌山琵琶洞被蝎子精困住,孙悟空、猪八戒久战难以取胜,多亏观音菩萨指点,昴日星官慷慨答应下界捉妖。
等到孙悟空引诱蝎子精出洞来战,星官现出本相,变成六七尺高的大公鸡,长叫一声,妖怪现出原形,再叫一声,蝎子精浑身酥软,死于面前。
17.阴曹阎王:
是阴间天子十殿冥王之一,手下有五官,鲜官禁杀,水官禁盗,铁官禁淫,土官禁两舌,天官禁酒。他在天界掌管人间生老病死,手下的黑无常、白无常、催命判官,全做的是勾命的事情。遇到蛮横的孙悟空举起如意金箍棒,阎罗天子也连连讨饶,在生死簿上消去了悟空的姓名。
18.嫦娥:
原是天神后羿的妻子。天神后羿射落九个太阳,得罪天帝被贬下凡。夫妻二人不能回到天上,后羿便去求取长生不老药。西王母赐后羿灵药,此药两人分吃可以长生不死,一人独吃可以升天成仙。
嫦娥偷食灵药升到天上,又怕别人耻笑,就飞到冷清无人的月宫,只有一只玉兔、一个蟾蜍和一棵桂树陪伴她。天河里的天蓬元帅由于酒醉调戏嫦娥,被贬下界错投猪胎成为后来的猪八戒。嫦娥的玉兔因报私仇下凡成妖作怪,后被太阴星君降伏收回月宫,除去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一难。
19.巨灵神:
是托塔天王帐下的一员战将,使用的兵器是件宣花板斧,舞动起沉重的宣花板斧,就像凤凰穿花,灵巧无比。在托塔天王率十万天兵天将征讨造反的孙猴子时,巨灵神为先锋大将,可见其武艺与法力不同一般。
扩展资料:
学界一般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胡适与鲁迅曾论证出《西游记》作者是淮安人吴承恩。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以祖先聚居桐城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中国明代小说家。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
由于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最早的版本为金陵世德堂本(明万历二十年,1592),署“华阳洞天主人校”,首有陈元之序,这便给《西游记》作者是谁留下空间。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在《辍耕录·丘真人》中将《西游记》归于丘处机名下。
清初道士汪象旭刻《西游证道书》时,也把《西游记》归于丘处机所作。随后,清代很多学者都持此说,如陈士斌《西游真诠》、张书绅《新说西游记》、刘一明的《西游原旨》、张含章的《通易西游正旨》等,《西游记》作者是丘处机遂成为清时的主流说法。此说在清代便有人提出怀疑。
二郎神和天蓬谁厉害?
如果说官职,那肯定是天蓬元帅了,因为这个是天庭正经的官职,而二郎神并不是正经的官职。孙悟空还在当弼马温的时候,跑到天河放马,天蓬元帅制止,被孙悟空戏弄了一下,孙悟空和二郎神打了半天,基本上算是个半斤八两,由此推断,二郎神厉害。评价神话人物,只能看古代流传下来的古典神话故事或佛道两家的典籍。而不能看现在电视剧或小说的胡编乱造。根据明清神话传说明清时代的评书、话本、小说等来看,是二郎神更厉害。从二郎宝卷、西游记等来看,明朝时候,二郎小圣降大圣的传说就已经很流行了。 一,比力量,不相上下。 二,比武艺,二郎神稍强,两人单挑,三百回合不分胜负;但猪八戒水里功夫不行,二郎神住灌江口,曾经水下擒蛟,水性比天蓬强。 三,比兵器,天蓬那趴子是高级货,比两刃三尖刀强,但二郎神有远程杀伤性武器---弹弓,曾弹打双凤凰,所以,比武器可算平局。 四,比防护,二郎神还未得道成仙时,就会八九元功,刀枪不入。这一局,二郎神赢。 五,比变化,二郎神与天蓬单挑时占上风,当然,其时属于天蓬逃,二郎神追,有一定不利于天蓬的条件,但天蓬变化人时,只能变头脸,所以,算是二郎神稍强。 六,比眼力,二郎神三只眼,当中是神眼。能辨别妖气,能日看千里,夜瞧八百。这一局,二郎神赢,七,比智慧,二郎神聪明智慧,谋略超群,这一局,二郎神赢, 八,二郎神有一只哮天神犬。这狗可不是宠物。在西游记中曾把孙悟空摔了一跤,也曾咬掉九头虫的一个头,要知道,这九头虫,可是曾单挑悟空八戒两人时,把猪八戒活捉!虽然有取巧的成分,但也可见实力不弱!所以,这一局,二郎神再赢。综上所述,天蓬得70分。二郎神90分。 如果把各自部下也算上,猪八戒有孙悟空,沙僧, 二郎神有梅山六圣,一千二百草头神。 梅山六圣能与二郎神结拜兄弟,以二郎神的傲气与眼光,六人的实力决不在猪八戒之下,一千二百草头神在花果山大败群猴,所以,二郎神胜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