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垒之夜steam,是否成为又一根压垮steam稻草
堡垒之夜steam,是否成为又一根压垮steam稻草?
短期内不可能,原因如下:
1. Steam的玩家基础巨大
2018年12月公布的数据,Steam全球日活跃玩家为4700万,每月活跃用户为9000万,最高同时在线用户数量为1850万,每月新增购买用户为160万。 这超过了PC核心玩家的半壁江山,很多用户在Steam上已经购买了大量的游戏,养成了习惯,他们不会轻易的就抛弃这个游戏平台。
而堡垒之夜同期公布的数据是,同时在线人数830万,Steam是他的一倍还要多,这里的差距是很大的。
2. 不可忽视的中国玩家
17年~18年,应为吃鸡游戏的火爆,也带动Steam在国内也快速火了起来,中国玩家数已经是Steam上人数、购买力都仅次于美国的国家。Epic因为腾讯是其股东、已经其他不愿意说明的原因,主动锁了国区、放弃了中国市场;这也就相当于是放弃了全球第一大单一游戏市场,Steam现在又不受国内游戏审核政策的影响,因此Epic光从这点看就相当于是自己砍掉了自己的一条腿,很难会跟上Steam。
3. Steam还没有出的反制手段
Epic现在的竞争策略是,提供游戏开发者的分成比例,限时独占,这样来吸引用户。其实Steam也可以采用一样招数,提升开发者分成后要求限时独占。同样的政策,在Steam用户是Epic的两倍以上的情况下,开发者会更倾向选择哪个平台独占呢?
推测现阶段Steam还没有采用这个策略的主要原因是, 他们从数据发现Epic其实对他们还没有构成实质的竞争威胁。
4. G胖说不定哪天就会数3?
这才是Steam的大杀招。 Valve有一批非常经典、备受欢迎的独占IP,比如半条命、Left for Dead 、 Dota等,而且其中不少都是超过10年没有出续作了。可以想象如果G胖在今年E3上突然宣布半条命3,玩家社区回事一个什么样的爆炸性的反馈。
大家都知道第一方优质独占IP,才是平台竞争的核心武器,EPIC现在只有堡垒之夜,和Steam的一方比,还是差火候的。
所以,Steam和EPIC的竞争是个持久战,而唯一能教会G胖数3的就是Epic.
steam和Epic最终会如何结局?
Epic这几年凭借《堡垒之夜》大火特火,游戏公司现金流好了都会想着做自家的平台,但是估计谁也没想到Epic势头如此凶猛。
最近两周Epic上《GTA V》和《文明6》连着送,用钞能力吸引广大玩家,《GTA V》的新梗已经从谁还没买变成了谁还没有。
Steam虽然玩家众多,但其实PC游戏平台一直没有出现过一家独大的情况。
游戏平台也是内容分发,核心还是看谁家的游戏多谁家的游戏过硬,但只要存在“独占游戏”的平台通常就有生存空间,玩家的平台忠诚度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高。
最终Steam和Epic大概率是共存的,类似国内视频领域优爱腾。至于谁能活的更好,目前还是看好Steam,毕竟游戏和玩家基数领先不少,而且用户体验方面Steam也领先不少。
什么端游让你记忆最深刻并且充满回忆?
作为一名90后,在2003年冒险岛开服的时候,正处于最天真烂漫的年华。打开游戏,那动人的背景音乐,那Q萌的画风,深深吸引着那个年纪的我们。
记得刚开始玩,没有那么多工作室,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咱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没有钱买药水,那么法师职业也只能举起自己的魔法棒一棍一棍敲击着怪物。当自己实力足够了,便踏上了通往天空之城的船。还记得,那时候许多小伙伴和我一样,为了避开蝙蝠魔,和我一样躲在船舱瑟瑟发抖呢。
冒险岛留给了我太多的回忆,那轻快的旋律,现在听到还是那么的舒心,能瞬间解除紧张的状态,想起和小伙伴并肩作战的场景。
现在的冒险岛,经过大裂变之后,已经不再是我以前认识的冒险岛了,以前的冒险家们,也已经有了自己新的生活放弃了冒险生涯,唯一不变的,是那一段段美好的回忆,我的青葱岁月,我的冒险岛。我的朋友们,现在你们过得还好吗?
你觉得腾讯是个怎样的公司?
相信如果我要说腾讯的话,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会觉得这个腾讯就是一个只能在国内有点名气的公司,国外随便一个游戏厂商拉出来都能吊打它,在这里,我可以准确告诉大家一个不争的事实,腾讯可不是只能在国内有点名气,甚至全世界一半的游戏厂商,都得看他们脸色行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几年的腾讯俨然都快成为国外游戏厂商面前的天使投资人了,为什么呢?我们可以看看腾讯收购或投资的公司就知道了,就比如国内很火的《英雄联盟》的游戏开发商拳头公司,你以为人家是国外游戏厂商,那你就错了,实际上人家早就腾讯全资收购的公司,换言之这家公司是腾讯的。
还有因《绝地求生》而火遍全世界的开发商蓝洞,虽然,它给我们的印象就是道歉王,除了道歉还是道歉,就差没给玩家跪下来了,但是,不好意思,现在的蓝洞也已经被企鹅纳入自家的后宫了,现如今的蓝洞已经完完全全是腾讯的全资子公司了。
还有Supercell,没错,就是那个开发了《部落冲突》《皇室战争》以及《卡通农场》等等的开发商,这家来自芬兰的游戏开发商,6个屌丝向芬兰政府借钱创办的公司,不好意思,人家很早之前就嫁给了企鹅,成功当选为企鹅的后宫和拳头齐名的妃子。
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传出来一条新闻吗?说NEXON公司的老板打算出售股份的事情吗?这家公司就是那个开发了《地下城与勇士》的开发商,可在众多收购商里面,我看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人物,没错,这人便是腾讯,他们早就对这家公司垂涎若渴很久了。
这些都还只是收购的,持股的公司更是多到发指,大家都知道暴雪和网易的关系非常要好,但是,你知道吗?如果腾讯想让暴雪和网易断交的话,那简直不要太轻松,因为,腾讯持有动视暴雪12%,要想让暴雪和网易断交,纵使暴雪想和网易交好,那还得看腾讯的脸色。
还有国外搞的steam十分狼狈的EPIC,让无数的游戏大厂纷纷倒戈,可大家知道吗?EPIC也得看企鹅爸爸的脸色,因为,腾讯持有EPIC40%的股份,《堡垒之夜》国服的代理权还是腾讯的,这个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腾讯那惊人的40%持股。
还有育碧,你们啊育就不是腾讯的了?别忘了是谁帮啊育摆脱了维旺迪的收购?是我们的企鹅爸爸,腾讯持有育碧10%的股票,这段时间不也传出了腾讯将要代理《彩虹六号》国服吗?唉,我只希望《彩虹六号》不要成为像《使命召唤ol》那样的机瞄CF了。
所以,在这里你还敢小瞧企鹅吗?现如今估计全世界的游戏大厂都没有几个敢招惹腾讯的,现在有点名气的,而且没在腾讯手里的,也就剩下贝塞斯达了,估计,腾讯很快就会去找他们了。
堡垒之夜是腾讯的最大黑马吗?
X博士曾经无数次强调:不要被《绝地求生》限制了想象力,吃鸡的发展有很多可能。
这不?《堡垒之夜》推出大逃杀模式的短短5个月的时间内,《堡垒之夜》从在线人数、收入情况、直播热度已全面超越了《绝地求生》,成为吃鸡类游戏的一哥。
除了在PC端,在移动端,《堡垒之夜》手游也是风光无限:和《绝地求生:刺激战场》打的五五开不说,像是之前在国外人气很高的《荒野行动》和《终结者2》都被《堡垒之夜》手游按在地上打。
为什么?想必许多国内玩家都有这个疑问。明明感觉《绝地求生》更火啊,怎么会被这小子给超越了?今天X博士就给各位分析分析。
划重点一:沙盒建造乐趣无穷 自己盖一座楼平地起
《堡垒之夜》在推出大逃杀模式之前,潜心研发了6年的沙盒建造内容。其独特的场景破坏与建造玩法在同类吃鸡游戏中绝对是独树一帜。
玩家可以在游戏内自己制造掩体和高地,通过自带的“锄头”在游戏中获取资源,就能随意搭建围墙、窝棚、楼梯甚至瞭望塔。
这种在其他写实向吃鸡游戏从未见过的建造设定让游戏的趣味性大大增加。
在双方交火时,地理位置劣势的一方,通过建造,甚至可以创造更为有利的地形,逆转战局。
划重点二:50个老司机坐着导弹吃鸡 脑洞巨大让蓝洞汗颜
对比至今玩法单一的《绝地求生》,《堡垒之夜》在吃鸡玩法设计方面可以说是玩的很嗨了。自上线以来就接连推出了多个脑洞大开的玩法。
比如最近在游戏内上线的“导弹发射器”。
除了拥有巨大的威力和射程之外,你甚至可以在发射之后控制导弹的飞行轨迹。
比如可以让人尬舞的手雷:
类似《龙珠》里胶囊公司的产品的快速建造堡垒的战术手雷:
这些看起来是很“正常”的武器,在玩家的手里,又衍生出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新玩法。
比如前面提到的遥控导弹,在脑洞玩家手里,必须得秀一波类似“御剑飞行”骚操作,导弹送快递了解一下?
除了奇葩道具之外,《堡垒之夜》的奇葩玩法也有很多。
比如,开局就有传奇武器、人手一把火箭炮的娱乐模式。
《绝地求生》中不鼓励的玩家之间恶意组队的设定。却被《堡垒之夜》玩成了新模式,你们要抱团组队?好!50vs50的阵营吃鸡大战怎么样?
论脑洞,《堡垒之夜》绝对是吃鸡类游戏里开得最大的那一个。
划重点三:免费 免费 免费 重要的事说三遍
《堡垒之夜》玩家数量之所以能够增长如此迅速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其免费模式,这与《绝地求生》的98元售价相比,存在门槛优势,即便游戏中存在一些内购内容,却对游戏的平衡性等影响不大。
商城里也只是卖些不影响游戏平衡的皮肤外观内容↑↑↑
课后总结
X博士认为,从《堡垒之夜》的成功来看,它对“大逃杀”模式的引入并非生搬硬套,而是在已有的建筑可破坏、玩家可以即时建造等的原有模式中,创新性的加入大逃杀玩法。
这既保持了游戏原有的特色,也能凭借创新性的吸引更多喜爱“大逃杀”玩法的玩家。
对比那些一味照搬《绝地求生》玩法的游戏来说,《堡垒之夜》的成功,就赢在了一个创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