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飞行,美国国防部长访问蒙古国需飞越中俄

2024-04-04 17:00:05 33阅读
本文目录

寒冷飞行,美国国防部长访问蒙古国需飞越中俄?

美国新任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于本月8日对蒙古国进行了访问,这是自2014年哈格尔访问以来美国国防部长的再次访问,也是美国防长第三次到访蒙古。在2005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首访蒙古,那次访问也开启了美蒙军事合作的新纪元。(埃斯伯到访蒙古获赠宝马)

埃斯伯的到访也正值蒙古国总统哈勒特马·巴特图勒嘎访问华盛顿之后不久,两国关系已经被提升到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埃斯伯作为军事国家元首的到访旨在深化两国之间的防务合作,并强调蒙古冬季的严寒可以为双方军事训练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如果不出意外美国很可能会再次派出军事人员前往蒙古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事实上双方军事合作确实非常紧密,在蒙古曾经在2003后派出军事人员参与过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联合军事行动,双方在2006开始一直举行“可汗搜索”系列联合演习,并且还扩大参演国家的数量。在2012年蒙古更是成为了北约的“全球伙伴国”。(美军在蒙古国参加“可汗搜索”演习)

寒冷飞行,美国国防部长访问蒙古国需飞越中俄

美国一直被蒙古视为“第三邻国”,说出来很多人不信,基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美国直到1987年冷战末期才承认蒙古国的主权国家地位。据民调显示蒙古民众对于美国的世界领导力和好感度都非常高,前者在2012年统计情况显示44人认同美国的领导力,不确定者为50%。在2017年的调查显示80%的蒙古国民众对美国抱有好感。建交时间段,但是双边关系却发展很快,美国为蒙古提供了官方发展援助计划,每年都会提供数千万美元,以帮助蒙古建立私营经济主导的市场和有效的政府管理体系,旨在帮助其改革选举、司法、立法、反腐机制等。双方高级官员更是经常互访,不过目前为止只有美国总统布什在2005年11月对蒙古进行过访问。(布什到访蒙古)

这里有人可能会问,蒙古作为一个只有两个邻国的内陆国,美国高层乘坐转机访问蒙古必须过境我国或俄罗斯,那么这其中是否需要相关规则或者许可么?

事实上我国和俄罗斯都已经签署《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是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国。根据《公约》第五条的规定,允许他国的不定期航班(民用)在不事先获准的情况下,有权飞入或飞经我国领土而不降停,或作非商业性降停,不过我们保留要求其降落的权力。这种不定期航班主要是各国的非商用公务机,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其实也往往都会对飞经国进行事先通报,甚至必要时飞经国还可能会派出战机对其进行保护。(国际民航组织)

结语

蒙古国的“第三邻国”外交政策是对后冷战时代国际局势变化和自身地缘环境进行评估之后所做出的。这是一种在“三个鸡蛋上跳舞”的策略,是一般小国平衡外交的特殊情况。其高明之处就在于可进行调控的点很多,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国家安全,为国家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和平稳定的战略环境。(前副总统拜登2011年访问蒙古国)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欧洲中世纪残害女性的猎巫运动是怎么回事?

猎巫系列运动发生于欧洲的15世纪末至17世纪,历史上总共发生了两起大规模的猎巫运动。这些运动多由教皇发起,再由宗教裁判所负责去追捕所谓的巫师,之后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在他们身上,并对他们采取残酷的刑罚,最终造成大量无辜的人民被诬陷为巫师而受到迫害。

同时这些受害者中又以女性居多。可以说猎巫运动是主流教会为维护自身权威,利用社会群众的迷信发动的非正义运动。

我们可以从社会背景探究这场运动发生的原因。自古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社会总体意识最初都以信奉鬼神为主。

自罗马时代开始,天主教便是欧洲的主流信仰。因此除了天主教会,其他宗教组织都被判定为所谓的异端邪教。

而当时中世纪末期的欧洲发生过多起灾难和动乱。比如1309年至1376年基督教会的巴比伦流亡,和1378年至1417年的基督教会大分裂。这些动乱让教会的主流地位受到了冲击。1337年至1453年的英法战争,14世纪初因农作物歉收带来的大饥荒,以及之后肆虐欧洲的黑死病等等……

这些动乱直接影响到许多欧洲平民百姓的生活,使得社会各阶层人士人心惶惶。

这样的兵乱和灾难一直持续到17世纪。当时的欧洲,经济停滞甚至下滑,社会秩序遭到破坏,整体处于动荡的状态。

种种的变乱搅得欧洲社会各阶层人心不安,人际关系变得异常紧张,和谐状态被打破。一旦发生灾难,人们会互相怀疑,互相指责。

在当时的欧洲,社会中的人士普遍认为世界上存在以巫术害人的女巫和巫师。因此在这个时候有更多的人认为,他们现在所受到的灾难都是由心术不正的巫师引起。

16世纪的欧洲发生过一次重大改革,即宗教改革。此后,天主教与基督新教展开激烈的对抗,社会上更是发生过许多因宗教见解与立场不同的命案。于是猎巫运动变成了主流教会排除异己的最佳方式。他们利用人们的迷信思想,大肆捕杀所谓的女巫和巫师。

欧洲中世纪的猎巫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重要时间段:

第一个发生在1480年至1520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猎巫运动。最初是教皇英诺森八世正式颁布巫师追缉令,并由宗教裁判所负责追捕女巫。

第二个时间段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猎巫运动,发生在1580年至1670年。这次的猎巫运动有世俗法庭介入,受迫害人群增多,刑罚手段更加残忍。

在1487年甚至有两名宗教裁判官联合著作了一本女巫之锤,专门教导各地宗教裁判所如何侦查女巫的罪行。

书中将女巫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人卜卦,解人困惑的女巫,这样的女巫虽没有犯错,但仍要受到惩罚,只是罪责较轻。

另一类女巫则被认为背弃天主,侍奉魔鬼,犯了严重的宗教罪。对于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女巫的方法,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女巫判断准则。分为寻找、观察、水验法三种方法。

寻找“魔鬼标记”:当时人们认为魔鬼会在巫师身上留下比如凸出物,斑点,疤痕,胎记等记号。这些记号被刀刺过后不会出血,带这些标记的人被刺后也不会感到疼痛。

而身上带有这些标记的人都是被魔鬼触摸过,听从魔鬼号令而且会害人的巫师。于是有很多无辜平民被错认为是巫师,最终受到迫害。

观察:包括观察巫师的体重;观察有无“小鬼”接近;观察其是否会流泪。

体重轻的被认为是能够在空中飞行,和魔鬼进行心灵交流的巫师。而所谓的小鬼,指的是在昏暗环境下接近巫师的黑暗物。

当时,法官会将嫌犯幽禁在地牢两昼夜,并且在门上留一个小洞,看看有没有小鬼从此洞接近巫师。其实这些小鬼也只不过是一些虫子,老鼠之类的动物。水验法:当时人们认为水是用来洗礼的,象征着洁白的基督教信仰。法官会将嫌犯捆绑在石头上,并丢入水中。若嫌犯浮于水面,则代表此人是有罪的巫师。

可笑的是,那些下沉水底被证明是清白的人,往往会被活活淹死。因此有大量的无辜平民因此而丧生。

这三种方法实际上十分愚昧可笑,且能轻易被法官的主观臆想所左右。于是在中世纪的欧洲,有上千名无辜的女性被判定为女巫,最后被处以各种残忍的酷刑。

关于处置女巫的刑罚,甚至在欧洲的每一个地方都各不相同。信奉新教的英格兰处死女巫采用的是绞刑。

而信奉天主教的日耳曼帝国,法兰西帝国,西班牙帝国等国家多采取以火刑为代表的残忍刑法或是监禁、劳役等较轻的侮辱性刑罚。

方法虽不尽相同,但性质都是一样的残忍冷血。

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动乱,战争频发,灾难横行,宗教权势便可以轻易利用思想尚未彻底解放的人们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当时的人们似乎也在以猎捕女巫为一种对于灾难的泄愤。猎巫运动是人类趋向文明的道路上一次愚昧残忍的行动。

暴风城尊敬声望学310飞行骑术需要多少钱?

崇拜后至多优惠20% 最贵的原来是5000G,可以降到4000G。500G的寒冷天气,可以400G学,你亏了100G。

没事儿,多做几个任务,卖一下任务垃圾就有了。等你90左右会发现G来的更快。

90级的潘达利亚飞行那个暂时不用学。因为90级才能学,但是你90之后就要去德拉诺发展了。

俄罗斯有哪些做事简单粗暴的例子?

俄罗斯被称为“战斗民族”说明俄罗斯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崇尚武力的国家,俄罗斯简单粗暴的行为作风也是享誉世界的。

令人大开眼界的核弹和平利用计划上世纪60年代,苏联油田钻井出了问题,不小心钻开了压力特别高的天然气层,是外部气压的300倍,发生了井喷事故以及严重的火灾,持续了两年多,苏联高层最后研究决定用核弹灭火,这是史无前例的。

同样是上世纪60年代,哈萨克斯坦干旱地区供水不足,苏联决定在恰刚河滩地区建造人工湖,工程量太大,需要大量的人工和设备,苏联想到了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一颗14万吨的核弹埋在地下178米处,爆破出了一个深100米,直径430米的人工湖,60年代是苏联人疯狂的时代。

高强度的军事对抗尽显俄罗斯简单粗暴的战斗风格1987年9月13日,挪威空军反潜巡逻机P-3B在苏联沿岸执行侦查任务,越过了国际海域进入了苏联领海,苏联飞行员驾驶苏27从挪威反潜巡逻机右翼下方高速掠过,在P3B右外侧发动机上划开了一个大口子,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充分体现了俄罗斯人的简单粗暴。

1988年2月12日,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约克城号出现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附近,搜集苏军电子信号特征,苏联海军排水量仅为2000吨的忘我号直接去撞9000排水量的约克城号,这就是著名的“我舰奉命撞击你舰”,俄罗斯人简单粗暴也是一种无奈的行为。

在科技方面也体现了俄罗斯人的简单粗暴。苏联人设计的武器给人感觉就是傻大黑粗,著名的米格25狐蝠高空高速截击机,是世界上首个最大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这让西方大感意外,苏联人科技进步如此迅速?后来有一架米格25叛逃才明白苏联为了追求高空高速,飞机材料用了大量的不锈钢,并不是什么高科技材料,苏联人认为达到设计目标就是好飞机。

今天高铁已经是我们出行的交通工具,苏联在1971年也设计了高铁,当时的速度达到了惊人的249千米每小时,但是苏联是在火车头上加装了两个涡喷发动机而成的,简直就是暴力改装。

苏俄领导人简单粗暴的趣事1959年美国副总统尼克松抵达莫斯科访问,乘坐的是波音707,波音707的优美豪华让赫鲁晓夫很羡慕,他命令在最短的时间内苏联也要拿出一款新客机,赫鲁晓夫访美时可不想丢面子,图波列夫设计局以图95轰炸机为蓝本设计了图114D专机应急,赫鲁晓夫乘坐尚在试飞中的图114去美国访问,真是为了面子命都不要了。

普京给人的印象就是硬汉形象,苏联解体后分离主义肆虐,恐怖活动频发,普京的反恐手段更是简单粗暴,恐怖分子劫持人质逼迫俄罗斯政府妥协,普京即使面对巨大压力,但从不向恐怖分子低头。对付恐怖分子只有一个手段就是将其杀死,从肉体上彻底消灭。普京的反恐名言就是,如果在厕所里遇到恐怖分子,就把他溺死在马桶里。虽然简单粗暴,但也有效,让恐怖分子明白劫持人质达不到你想要的目的,不像叶利钦向恐怖分子低头,严重助长了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

为什么歼20飞行的时候机翼会冒白烟?

你看到的不是白烟,是水汽凝结形成的白气。

歼20的白气

这东西本质上与你锅里煮饭或打开冰箱时冒出的白气没啥区别。

它们的区别在于,拥有不同的物理形成方式。

锅里煮出的白气,属于水蒸气大量富集产生,在相对低温区凝结成水珠形成。

冰箱里的白气,是冰箱里干燥的冷空气,骤然遇到外部进入的潮湿热空气,形成水汽凝结形成。

战斗机翅膀上的白气,是一种气压差造成的空气凝结现象。

不同压力的流体让飞机拥有升力,也在交汇处形成涡流

要解释这种现象,先要明白飞机涉及的“伯努利原理”,即“动能+重力势能+压力势能=常数”。

简单理解的话,伯努利原理是一种流体力学涉及的理论,它阐述了飞机如何能飞起来。

我们生活的地球拥有还算稠密的大气,我们就生活在大气之中并呼吸着它们。

尽管人类觉得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毕竟大气也是物质构成的,当施加压力的时候,大气便会快速运动,形成风。

所以,人们在制造高速运行的机器,如飞机、汽车、和谐号时,都会考虑空气阻力。

当一个物体以极高的速度在空气中运行时,空气就是堵需要不断挤开的,具有实体的东西。

所以流星进入大气层会被摩擦烧毁,脆弱的风帆会在大风中被吹断,飞机设计会越来越流线型。

在这种事情上,我们完全可以将飞机理解为航行在水中的船舶,在流体概念上它们是一致的。

或者说,飞机更像一艘完全没有储备浮力的潜水艇。

它需要动能加速,让自己通过速度进入稠密的空气状态中,然后以机体上下不同的压力差实现升降。

流速高的表面压力低,流速低的压力高;一面压力高,一面压力低,那么飞机就会向低气压端运动,此即“升力”。

那么有人会问,这种事跟飞机翅膀上冒烟有啥关系呢?

红色的是发烟弹,但这张图能很好的看到翼尖涡流现象

因为翅膀上冒白气,其实与一种名为“翼尖涡流”的气压现象息息相关。

前面说过,飞机的流体造型上下压力不同。

飞机有自己的体积,并非无限延展,那么这种上下分半的情况终归有个交汇的边缘。

这个交汇的地方,当然是提供升力的机翼边缘。

风力发电机也可以

机翼边缘部分(可以为边条翼、翼尖或其它边缘)的气流压力交汇,会形成涡流现象。

高气压和低气压随着翼尖翻滚流动,又因为飞机前进的速度比较快,这种涡流会在机翼上被向后抛离。

压强的变化本身就会让水蒸气的状态发生改变,涡流这么一作用,就会在某些条件下制造出大量的白气,从而让人们看到机翼上拉出气条的现象。

也正因为如此,翼尖涡流现象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展现出飞机的升力。

这是因为结构升力越大的飞机,其翼面必然能制造更大的压强差,翼尖涡流现象也会越强,凝结的白气也就越明显。

不过这种现象也可以以飞行器的规模而论,比如一架大飞机,它本身翼面尺寸就大,形成的涡流白气也可以非常明显壮观。

同理,飞机在拼命为自己制造升力时,涡流的白气最为明显。比如飞机在起飞时,会产生强烈的涡流,从而激发出白气。

飞行中的F35

还有鸭翼、襟翼也很容易产生现象,这是因为这些部位对空气产生了更大的压力,它们的形状也与周围的机体容易产生不连续性。而且襟翼部位的空气相对厚实,容易富集水分。

涡流白气也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发生,它们与飞机的白色尾流以及被传说为“音爆云”的压力凝结云一样,都存在环境条件,空气的温度、湿度,以及飞机的飞行姿态,都有可能影响其产生。

例如一架战机安安稳稳的高空飞行时,就不见得能看到白气,但当它表演特技时,却频繁地能在鸭翼、边条翼等部位观察到现象。

就是酱紫。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