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镔铁棍易爆点,西游记中有哪些明明是谣言
紫金镔铁棍易爆点,西游记中有哪些明明是谣言?
太多了,由于吴闲云的《煮酒论西游》和各种营销号阴谋论的广泛流传,使得西游记成为四大名著中谣言最多的一个,我这里来列举几个。
1、孙悟空连南天门都没进都不知道是谁搞出来的谣言,而且这种没含金量的谣言还那么多人信。原著中孙悟空是从三十三天上的兜率宫一路打到了凌霄殿外通明殿里,这要是没打进南天门,那整个天庭都在南天门外了。
而天庭的守备也只差王灵官+三十六雷将这最后一道防线,就全线崩溃了,正因为如此,天庭去找如来求救时才说到“事在紧急”,而如来到来时,孙悟空已经在雷将中“耀武扬威,卖弄精神”了,雷将明显快撑不住了。南天门对于孙悟空,那不就是自己后院吗?
2、天庭放水又是一个非常出名的谣言,以前在我的文章中已经说过很多次,这里就在说一遍,西游记前七回是标准的爽文套路,在这七回中,孙悟空一共和天庭发生过三次大战,其中大胜七次、上风一次、平手一次、战败两次。先后与巨灵神、哪吒、九曜星、李靖、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木叉、二郎神、梅山兄弟、太上老君、兜率宫丁甲、王灵官、三十六雷将、如来佛祖交锋。取经之时,玉帝认为只要孙悟空无事便好,李靖为此记恨了五百年,奎木狼是孙悟空打怕的神将,众雷将见到孙悟空吓得躬身控背,你管这叫放水?以为是在争夺奥斯卡小金人呢?
当年行者大闹天宫时,玉帝曾封天王为降魔大元帅,封哪吒太子为三坛海会之神,帅领天兵,收降行者,屡战不能取胜。还是五百年前败阵的仇气,有些恼他,故此作怒。
好行者,一筋斗跳上南天门里,唬得个庞刘苟毕躬身,马赵温关控背,俱道:“不好了!不好了!那闹天宫的主子又来了!”
至于所谓天庭神仙很多是截教的弟子,所以出工不出力的说法,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没有一毛钱关系,两本书并非续书关系,更非一个作者,完全不能互相论证,难道能用金瓶梅来论证水浒传中的西门庆没有在狮子楼被武松打死?
在《西游证道书》中评价如来对天庭有再造之功,再造之功是什么意思,阴谋论者是不会懂得。
如来领众神之托曰:“今欲立名,可作个‘安天大会’。”【证道本夹批:可谓再造之功。】
3、猪八戒出工不出力,是深藏不露的大高手猪八戒是被作者都钦定没什么本事的角色,不知道怎么被吹起来,真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三打白骨精部分,旁白评价八戒没什么大本事:
八戒、沙僧虽【没甚么大本事】,然八戒是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他的威气尚不曾泄,故不敢拢身。
宝象国一回中,旁白二十个猪八戒和沙僧也打不过黄袍怪(奎木狼),即使有那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暗中相助,和黄袍怪一战犹如同鬼门关回来一般。
却说那八戒、沙僧与怪斗经个三十回合,不分胜负。你道怎么不分胜负?【若论赌手段,莫说两个和尚,就是二十个,也敌不过那妖精】。只为唐僧命不该死,暗中有那护法神祇保着他,空中又有那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助着八戒沙僧 。
孙悟空对八戒的评价,沙僧对自己和八戒的评价——放屁添风:
行者道:“兄弟,你虽无甚本事,好道也是个人。【俗云放屁添风】,你也可壮我些胆气。"八戒道:"也罢也罢,望你带挈带挈。但只急溜处,莫捉弄我。”
沙僧道:“说那里话!都是大家有益之事,【虽说不济,却也放屁添风】。”
孙悟空不过随手一按,就令猪八戒怎么挣脱都挣脱不开,这一拳要是打到脑袋上,怕是猪脑都给打出来。
八戒、沙僧也都要躲,被行者左右手扯住他两个道,“兄弟们,不要怕得,我和你认他一认,看是个甚么妖精。”八戒道:“可是扯淡!认他怎的?众官躲了,师父藏了,国王避了,我们不去了罢,炫的是那家世!”【那呆子左挣右挣,挣不得脱手,被行者拿定多时】。
此外,猪八戒和沙僧双战灵感,三人在水底下斗经两个时辰,不分胜败,猪八戒“料道不得赢他”。这是猪八戒自己的内心想法,说猪八戒演戏的,演到连自己都骗?
还有对阵青狮时,脑袋差点被青狮砍了,拿生命演戏?如此敬业是打算评选奥斯卡小金人吗?
原来八戒耳大,盖着眼皮,越发昏蒙,手脚慢,又遮架不住。拖着钯,败阵就走。被老魔举刀砍去,几乎伤命。幸躲过头脑,被口刀削断几根鬃毛。
4、九齿钉耙强过金箍棒认为九齿钉耙比金箍棒的依据无非是黄狮精盗走三样兵器后开了一场钉耙会。但这不过是黄狮精的个人喜好问题罢了,沙僧的降妖宝杖在原著中是如擀面杖样的乌油黑棒子,金箍棒就不必说了,钉耙放中间,左右各一根棍棒,所以才叫钉耙会,并不是因为九齿钉耙有多强。
至于九齿钉耙的威力么,猪八戒曾用九齿钉耙全力一击打猴头,结果自己被震得手麻脚软,难道这就是所谓“何怕你铜头铁脑一身钢,钯到魂消神气泄”的无敌神器?
行者闻言,收了铁棒道:“呆子不要说嘴!老孙把这头伸在那里,你且筑一下儿,看可能魂消气泄?”那怪真个举起钯,着气力筑将来,扑的一下,【钻起钯的火光焰焰,更不曾筑动一些儿头皮】。唬得他手麻脚软,道声“好头!好头!”
如果拿太上老君制造去充逼格,那金角用的七星剑就是西游记第一神兵利器了,毕竟那是太上老君自己用来炼魔的。
再来看看金箍棒的威力,东海龙王、猪八戒、揭谛的各自评价:
老龙道:“莫说拿,莫说拿!那块铁,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儿皮破,擦擦儿筋伤!”
八戒慌了道:“那个哭丧棒重,擦一擦儿皮塌,挽一挽儿筋伤;若打五下,就是死了。”
揭谛道:“你不知。他有一条如意金箍棒,十分利害:打着的就死,挽着的就伤;磕一磕儿觔断,擦一擦儿皮塌哩。”
配合孙悟空的神力,战绩彪炳,可谓是应了“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儿皮破,擦擦儿筋伤”的设定,强如哪吒被打一棒打得不能负战,而大部分妖怪肉身挨棒子一下都死得很惨,极少有全尸的,当头打甚至把现了原型的六耳猕猴当场打死。
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象,是一个六耳猕猴。孙大圣忍不住,抡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
哪个威力更大,还用多说?
5、天蓬元帅地位崇高,实力强悍网上常常流传一种说法,天蓬元帅是紫薇大帝麾下北极四圣之一,位高权重,但这里要说清楚,西游原著中的天蓬元帅猪八戒和北极四圣没半点关系,首先北极四圣是宋代神霄派的神仙,神霄派在西游记成书的明代已经是老黄历了,按照北极四圣的设定天蓬元帅和真武将军都是紫薇大帝的下属,但明代真武香火极为旺盛,已经被升格为和紫薇大帝同级别的神仙,西游记真武一个人负责北俱芦洲,南赡部洲两个大洲的降妖伏魔工作,所谓北极四圣已经不存在了。
猪八戒自述往事"敕封元帅管天河,总督水兵称宪节",也就是说,老猪的前身只是水神,一个天河宪节,并不是什么北方四圣。
至于实力如何,反正是比孙悟空差得远,如果天蓬元帅比孙悟空强,玉帝何必舍近求远去灌江口调二郎神?高老庄一回中,猪八戒对孙悟空说“当年撞那祸时,不知带累我等多少”,因此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天蓬元帅参与了围剿花果山之战,属于被孙悟空分身法击败的十万天兵天将之一;另一种可能是孙悟空从三十三天上的兜率宫打到通明殿时期遇到的神将之一。
6、取经之时,随便一个童子、坐骑孙悟空都打不过孙悟空取经时连坐骑、宠物、童子都打不过,这个调调往往被一些人当成孙悟空实力下滑的证据,这种说法完全人云亦云,我们来看看孙悟空遇到的坐骑、宠物、童子以及相应的战况。
1、坐骑:共有狮猁王、青狮、白象、赛太岁、白鹿、青牛、九灵元圣七个,其中狮猁、赛太岁、白鹿都是主人如果来晚一点就死在孙悟空手下,青狮、白象被孙悟空打得叫外公,青牛拿着金刚镯确实厉害,除了孙悟空外,满天神佛同样没办法,但青牛没有用法宝差点被孙悟空打死。
那怪物喝一声,虚幌一枪,逃了性命,帅群妖收转干戈,入洞中将门紧紧闭了。
九灵元圣确实打不过,没啥好说的。
2、宠物:就两个,灵感大王和玉兔精,灵感大王自认孙悟空五合能打杀它,玉兔精被孙悟空打得脱衣服。
3、童子:共有清风明月、金角银角、黄眉五个,清风明月是镇元子的徒弟,并没有幻化成妖怪,被瞌睡虫轻松搞定;金角银角坐拥五件法宝被孙悟空玩成脓水。黄眉倒是真的强,虽然只是童子身份,却拥有正果,不但拥有两大超级法宝,而且纯武力表现还是整个西游记中最好的。在小雷音寺那回,孙悟空不敌两件法宝,武力对决也没讨到好,
综上、孙悟空遇到这类角色共有十四个,孙悟空不敌金刚镯青牛、九灵元圣、人种袋黄眉,其他九个即使拿着法宝也被孙悟空玩死。
7、真假美猴王一回中死的是孙悟空,活下来的是六耳猕猴这种无稽之谈都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信,想问问,那个作者会那么无聊,内心那么黑暗,写到一半把自己的主角写死,让一个路人甲代替,作者从头到尾都没有混淆两个人物,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满世界找人辨明真假时,作者给孙悟空的代称是"这大圣",六耳猕猴则是"那行者",而从头到尾也都是"这大圣"先开口说话,然后"那行者"复述一遍。甚至作者可能是担心读者混淆,在阴曹地府那里,直接用了"那怪"来代称假悟空。到了西天,当如来道破六耳猕猴本象之后,原文连续三次改用"猕猴"来形容,除了恶意阴谋论者,无论如何也不该认为死的孙悟空。
【那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象,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如来道:"悟空休动手,待我与你擒他。"【那猕猴】毛骨悚然,料着难脱,即忙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往上便飞。如来将金钵盂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大众不知,以为走了,如来笑云:"大众休言,妖精未走,见在我这钵盂之下。"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象,是一个【六耳猕猴】。
8、唐僧是刘洪私生子、红孩儿是太上老君私生子均是吴闲云发明,广为流传的阴谋论。先说唐僧那个,“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这一回是清朝才加进去的,并不属于明朝百回本西游记中的内容,因此存在时间的BUG,在这一回的开头直接表示陈光蕊中状元的这年是贞观十三年,唐僧都三十多了还是贞观十三年,是有神仙把时间冻结了三十多年还是李世民闲的没事,把这个年号用了三十多年没变动?真正的原因在于西游证道书的作者偷懒了,写的这段开场白,直接洗稿了百回本。因此在现代出版的西游记,基本上都是将这一回内容以“附录“为前缀,而不视作正文。
所以拿这段扯阴谋论是多么的滑稽,而证道书所加的唐僧身世,也绝对没有任何阴谋论的意思,原文中明明白白写着唐僧的声音和陈光蕊类似,而唐僧用舌尖舔舐祖母的眼睛,祖母的盲眼得而复明,批注者认为是“至孝所感,故应有此异事。”劝人向善的意味很重。
再说说红孩儿的,首先红孩儿是有牛的特征的,观音菩萨降服红孩儿时念金箍咒,书中是这么写“那妖精搓耳揉腮,攒蹄打滚”,显然,红孩儿是有蹄子,这不就是牛?至于三昧真火那是人家红孩儿在火焰山练成的,而太上老君用来练孙悟空的叫六丁神火,两者没有一毛钱关系。
9、七仙女是天庭公主这个应该是电视剧的锅,不少神话类影视剧把七仙女设定为玉帝和王母的女儿,其实在西游原著中对她们的称呼仅仅只是七衣仙女罢了。
一朝,王母娘娘设宴,大开宝阁,瑶池中做“蟠桃胜会”,即着那红衣仙女、青衣仙女、素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黄衣仙女、绿衣仙女,各顶花篮,去蟠桃园摘桃建会。【七衣仙女】直至园门首,只见蟠桃园土地、力士同齐天府二司仙吏,都在那里把门。
甚至她们在见到孙悟空的时候,都直接下跪了。再有七个蜘蛛精也不见得有什么大本事,却敢去抢占七仙女在下界的浴池。七仙女也不去争执,试想七仙女若当真是天庭公主,七个蜘蛛精如何敢这般无礼。
土地道:“小神力薄威短,不知他有多大手段,只知那正南上,离此有三里之遥,有一座濯垢泉,乃天生的热水,原是上方七仙姑的浴池。自妖精到此居住,占了他的濯垢泉,仙姑更不曾与他争竞,平白地就让与他了。【我见天仙不惹妖魔怪】,必定精灵有大能。”
10、如来的地位远不及三清如来这些年被一些网文写成地位远不及三清,甚至还串联了封神演义,说如来的前身是通天教主的大徒弟多宝道人,且不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没有任何关系,即使有,多宝道人也是多宝佛的前身,而非如来佛的。认为多宝是如来前身的依据是封神演义中的一句“多宝西天拜释迦”,这句话中的“拜”固然可以解释为“担任”,如“金台拜将”、“官拜元帅”,但要知“拜”做担任讲需要接职务,“释迦”是姓氏而非职务,如何能担任?所以此处的“拜”就是字面意思的“下拜”,如“童子拜观音”一般。而“多宝西天拜释迦”其实是《法华经》的典故:
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时释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结跏趺坐。(见宝塔品)
如来的地位虽不及玉帝,但至少是与三清平起平坐的,如来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后,玉帝传旨让三清、四御、五老等来同谢佛恩,三清、四御、五老各带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如来拜献。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地位高的拜献地位低的事情基本是不可能。
不一时,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跂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圣、九曜真君、左辅、右弼、天王、哪吒,玄虚一应灵通,对对旌旗,双双幡盖,都捧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佛前拜献曰:“感如来无量法力,收伏妖猴。蒙大天尊设宴呼唤,我等皆来陈谢。请如来将此会立一名,如何?”
11、狮驼岭和狮驼国主导者是谁由于大鹏有个如来舅舅的身份,因此在各版西游记电视剧中,更喜欢突出大鹏,三魔中的老大青狮却往往被忽略,其实青狮是三魔中绝对主心骨,一旦青狮被擒,白象和大鹏都跟着要下跪投降。
大圣闻言,着力气蹬了一蹬,那老魔从空中,拍刺刺似纺车儿一般跌落尘埃,就把那山坡下死硬的黄土跌做个二尺浅深之坑。【慌得那二怪三怪】一齐按下云头,上前拿住绳儿,【跪在坡下哀告】道:“大圣啊,只说你是个宽宏海量之仙,谁知是个鼠腹蜗肠之辈。实实的哄你出来,与你见阵,不期你在我家兄心上拴了一根绳子!”
而狮驼岭的军事指挥权也是牢牢掌握在青狮手中,老二白象要调动兵马,必须先得到青狮的首肯。
老魔道:“贤弟不送之故,何也?”二怪道:“【你与我三千小妖】,摆开阵势,我有本事拿住这个猴头!‘’老魔道:“莫说三千,凭你起老营去,只是拿住他便大家有功。”
甚至,当大鹏入伙做了三弟之后,他的狮驼国也同样被划入了青狮的势力范围,在狮驼国发号施令的同样是青狮,青狮可以直接传令让狮驼国的小妖做事:
正讲时,又见小妖来报:“汤滚了。”老怪传令叫抬。众妖一齐上手,将八戒抬在底下一格,沙僧抬在二格。
12、大鹏法力高强,如来收拾大鹏很费劲大鹏是实力经常被高估的一个妖王,其实在小说中除了追逐中抓了孙悟空一个措手不及,整体表现实在不咋地,因害怕孙悟空厉害和青狮、白象结拜;孙悟空索战时,和白象一起装聋作哑,要跟孙悟空交战,得把狮驼岭剩余的三万多小妖都叫上,偷袭孙悟空还被躲过。
老魔道:“那行者早间变小钻风混进来,我等不能相识。幸三贤弟认得,把他装在瓶里。他弄本事,钻破瓶儿,却又摄去衣服走了。如今在外叫战,谁敢与他打个头仗?”更无一人答应,又问又无人答,都是那装聋推哑。
三魔闻说,即点大小怪,前前后后,【有三万多精】,都执着精锐器械,出洞摆开一个三才阵势,【专等行者出口,一齐上阵】。
那大圣正当悚惧,只听得耳后风响,急回头观看,原来是三魔双手举一柄画杆方天戟,往大圣头上打来。大圣急翻身爬起,使金箍棒劈面相迎。
至于如来收拾大鹏很费劲还是吴闲云发明的说法,他在《煮酒谈西游》中说什么如来对大鹏极度重视,如果跟大鹏硬碰硬,灵山也要损失大半的谣言。看过西游记原著甚至电视剧的都知道,如来收狮驼岭三魔带上了西天豪华阵容不假,但实际战斗过程非常简单,文殊收走了青狮,普贤收走了白象,如来一指头秒了大鹏,何谈什么让灵山损失大半?这里对比一下如来收孙悟空,又是用计又是用手掌,还用了六字服帖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显然比收大鹏麻烦得多。
至于如来那句“那妖精神通广大,你胜他不得”指的是三魔整体很强,在孙悟空之上,而不是大鹏单体。
古代用语和现代不大一样,“那魔”、“那妖怪”在西游记常可以作为复数来用,例如前面孙悟空降伏青狮,原文是“那怪一齐叩头”,就是指三魔一个整体,往前翻车迟国中也直接用“那怪”来形容车迟国三力这个整体。我们直接看原文。
今至狮驼山狮驼洞狮驼城,【有三个毒魔,乃狮王、象王、大鹏】,把我师父捉将去,连弟子一概遭迍,都捆在蒸笼里,受汤火之灾。幸弟子脱逃,唤龙王救免。是夜偷出师等,不料灾星难脱,复又擒回。及至天明,入城打听,【叵耐那魔十分狠毒,万样骁勇,把师父连夜夹生吃了】,如今骨肉无存。又况师弟悟能悟净见绑在那厢,不久,性命亦皆倾矣。
毫无疑问,此处原文中“叵耐那魔十分狠毒,万样骁勇,把师父连夜夹生吃了”是狮驼三魔这个整体,把“那魔”理解为大鹏单人的话,难不成孙悟空眼里是大鹏自己独吞了唐僧?换到如来那句话亦然。
13、七大圣与取经遇到的妖怪七大圣中除了孙悟空和牛魔王,其余都是昙花一现的高级龙套,除了在前几回漏了几次脸,后面并未在出场。但是一些网络小说喜欢脑补,比如认为青狮是狮驼王,白象是禺狨王,大鹏是鹏魔王,六耳猕猴是猕猴王、九头虫是蛟魔王,其实这些完全对不上。
狮驼岭三魔的排位青狮是老大,白象是老二,大鹏是老三。在七大圣中,鹏魔王是老三,狮驼王是老四,禺狨王是老六,完全对不上,总不至于再结拜一次?而且禺狨王是猴子,不是大象。
而九头虫是鸟,并非蛟,对不上,六耳猕猴和猕猴王除了都是猕猴外,也没有任何能对的上的地方。
14、沙僧的兵器各版西游记影视剧、动画都喜欢把沙僧的武器设定成月牙铲,但原著沙僧用的真不是这兵器,而是一根主体由木制,内部钻金的宝杖,材料是月宫中的梭罗仙树,吴刚伐下来一枝后由鲁班打造,杖重五千零四十八斤。灵感大王当初调侃猪八戒和沙僧半路出家,说猪八戒用的是庄园里偷来的锄地钉耙,沙僧用的则是擀面杖,沙僧听完之后自然反唇相讥,说明自己宝杖的来历。
妖邪使锤杆架住道:“你也是半路里出家的和尚。”沙僧道:“你怎么认得?”妖邪道:“你这个模样,像一个磨博士出身。”沙僧道:“如何认得我像个磨博士?”妖邪道:“【你不是磨博士,怎么会使擀面杖】?”沙僧骂道:“你这孽障,是也不曾见!这般兵器人间少,故此难知宝杖名。【出自月宫无影处,梭罗仙木琢磨成】。【外边嵌宝霞光耀,内里钻金瑞气凝】。先日也曾陪御宴,今朝秉正保唐僧。西方路上无知识,上界宫中有大名。唤做降妖真宝杖,管教一下碎天灵!”
影视剧中对沙僧武器的失误,或许是因为和孙悟空金箍棒设定雷同了,虽说一个是铁质一个是木制但都是棍棒类的,并且沙僧自言宝杖“或长或短任吾心,要细要粗凭意态。”活脱脱就是低配版的金箍棒,就观感而言,师兄弟三人都用不同的兵器自然更好一些。于是影视剧中沙僧用月牙铲反而快成了大多数人的印象了。
为什么中国武术散打进不了奥运会?
散打和空手道,跆拳道,拳击,柔道比起来不管是搏击性和观赏性都没有什么亮点,所以很难进入奥运会了。但是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武术器械在世界上绝对称得上独一无二堪称中华瑰宝!
传统刀术、传统棍术、传统枪术、传统软器械以及传统双器械,刀术表演激烈奔腾,强劲有力,勇猛彪悍;剑术表演潇洒飘逸,吞吐自如,刚柔相济;棍术横扫千军,气势恢弘;枪术表演变幻莫测,左右旋转,上下翻飞。
一、长兵械1.朴刀 2.象鼻刀 3.双手带4.春秋大刀 5.长杆尖大刀 6.青龙偃月刀7.龙头状元刀 8.三尖两刃刀 9.乾坤日月刀10.枪 11.龙枪 12.凤枪13.拐枪 14.抓枪 15.线枪16.锥枪 17.棰枪 18.铁枪19.旗枪 20.梭枪 21.花枪22.拐刃枪 23.拐突枪 24.短刃枪25.短锥枪 26.单钩枪 27.双钩枪28.板门枪 29.鸦项枪 30.蒺藜枪31.九曲枪 32.三眼枪 33.雁翎枪34.虎牙枪 35.梨花枪 36.环子枪37.透甲枪 38.火焰枪 39.金钱枪40.蛇镰枪 41.铁构枪 42.欺胡大43.巴尔恰 44.留客住 45.竹条镖46.大鹏鸟枪 47.捣马突枪 48.十字镰枪49.太宁笔枪 50.苗族村枪 51.太极大枪52.伞头蛇尾枪 53.三尾短标枪 54.少林挠钩枪55.双头钩镰枪 56.蛇矛 57.双头蛇矛58.戈 59.少林戈 60.青龙戟61.三戈戟 62.九曲戟 63.典韦戟64.月葫戟 65.钩镰戟 66.方天画戟67.少林蛇尾戟 68.殳 69.战国殳70.少林殳 71.齐眉棍 72.夹刀棍73.连珠棍 74.梢子棍 75.两头梢子棍76.龙棒 77.杵棒 78.马棒79.抓子棒 80.狼牙棒 81.牛头杆棒82.拦马橛棒 83.带矛狼牙棒 84.武当玄武棒85.行者金箍棒 86.锚斧 87.月牙斧88.凤头斧 89.鱼尾斧 90.鳌头斧91.长柯斧 92.宣花斧 93.矬子斧94.车轮斧 95.钺 96.对钺97.套钺 98.铲钺 99.降魔钺100.月上钺 101.双手钺 102.马叉103.火叉 104.飞叉 105.叉杆106.苗叉 107.三头叉 108.龙须叉109.牛角叉 110.三股叉 111.四平叉112.五股钢叉 113.抱头钢叉 114.捻军铁叉115.少林独股叉 116.笔挝 117.鹰爪118.朝天爪 119.金龙抓 120.笔砚抓121.金瓜锤 122.悬星锤 123.朝鲜打糕槌124.燕子 125.燕咀 126.金牛127.雷震 128.阴阳 129.夜战130.风翅 131.九曲 132.五齿133.元宝铁 134.梅花镏金 135.风翅镏金136.燕翅镏金 137.齿翼月牙 138.九齿迎风139.沙氏燕子 140.长铲 141.月牙铲142.金钟铲 143.葫芦铲 144.凤翅铲145.槊 146.掌槊 147.禹王槊148.枣阳槊 149.混唐槊 150.护手槊151.少林长槊 152.响钯 153.拍钯154.六齿钯 155.七星钯 156.排耙木157.九齿钉钯 158.雁镰 159.手镰160.清代镰 161.少林长镰 162.劈水亮银錾163.少林劈雷錾 164.狼筅 165.牛角166.判官笔 167.齐头 168.铁莲花169.避云锄 170.日本 171.刺天皇172.朝天镫 173.八岔树 174.少林铁板175.天罡拦面叟 176.天荷凤尾镡 177.壬九夺命丧178.八能九环禅杖 179.双月捧镫状元笔 180.少林八宝避云伞 181.双棍 182.连珠双棍 183.太极扎杆184.双头双枪 185.拦马双橛二、短兵械1.汉刀 2.苗刀 3.菜刀4.戒刀 5.鱼鳞刀 6.鬼头刀7.雁翎刀 8.砍马刀 9.龙鳞刀10.滚珠刀 11.鱼头刀 12.三环刀13.云头刀 14.柳叶刀 15.浪花刀16.太极刀 17.八卦刀 18.九环刀19.三环尖刀 20.五齿九环刀 21.金挝钜齿刀22.护手狼牙刀 23.侠家单剑刀 24.苗族尖刀25.壮族齿刀 26.景颇长刀 27.彝族短体插刀28.越剑 29.古龙剑 30.七星剑31.龙泉剑 32.鱼藏剑 33.蛇形剑34.彝族波形剑 35.镰斧 36.峨眉37.钩镶 38.少林金钩 39.铁鞭40.方节鞭 41.太师鞭 42.秦家鞭43.雷神鞭 44.蛇形鞭 45.尉迟恭鞭46.袖锏 47.龙头锏 48.狼牙锏49.混元锏 50.方楞铜锏 51.棒槌52.五星骨朵锤 53.蒺藜骨朵锤 54.鞭杆55.太极棒 56.柯藜棒 57.护手狼牙棒58.丁字拐 59.二字拐 60.刀枪拐61.上下拐 62.十字拐 63.孙膑拐64.钩镰拐 65.鸳鸯拐 66.少林牛头拐67.灵牙杖 68.达摩杖 69.少林龙头杖70.少林灵云杖 71.铁扇 72.天罡劈水扇73.武当太极金扇 74.草镰 75.镰76.鸡爪镰 77.并头镰 78.风车镰79.马牙刺 80.蜈蚣刺 81.乾坤圈82.跨虎篮 83.镏 84.马架85.板凳 86.铁笛 87.铁箫88.铁齿 89.铁镐 90.铁棱91.铁算盘 92.铁扫帚 93.铁如意94.铁琵琶 95.阴阳钟 96.量天尺97.龙头船 98.独脚铜人 99.吕祖金锥100.傣族铁齿 101.护身金佛 102.铜头铁身娃娃槊三、双兵械1.月牙刀 2.麟角刀 3.镔铁双刀4.别离双刀 5.蝴蝶双刀 6.鹿角双刀7.乾坤日月轮刀 8.双凤日月追魂刀 9.龙凤双剑10.四门九指剑 11.双马戟 12.回族双戟13.少林双戟 14.双斧 15.双板斧16.风头双斧 17.子午钺 18.护手钺19.金钱钺 20.双手钺 21.蛇形钺22.龙行双钺 23.子午鸳鸯钺 24.鸡爪鸳鸯钺25.少林护手双钺 26.八卦子午鸳鸯钺 27.八卦鸡爪鸳鸯钺28.梅花钩 29.蜈蚣钩 30.鹿角钩31.双镰钩 32.虎头双钩 33.凤翅双钩34.双鞭 35.双侠鞭 36.竹节双鞭37.清代双锏 38.少林双锏 39.凹面双锏40.布依双锏 41.立瓜锤 42.卧瓜锤43.雷公锤 44.螺丝锤 45.霸王锤46.卧瓜铜锤 47.护手六棱锤 48.八棱紫金锤49.武当双木槌 50.双挠爪 51.虎爪双抓52.少林追魂铲 53.武当自然双铲 54.京城荷叶双铲55.男女童子槊 56.苏勒拐 57.葫萍拐58.鸭子拐 59.双短拐 60.丁字双拐61.牛心双拐 62.孙膑双拐 63.浮萍双拐64.八角双拐 65.牛心里拐 66.少林转堂拐67.少林沉香拐 68.少林乾坤双杖 69.少林分水双錾70.双圈 71.袖圈 72.乌龟圈73.乌鳌圈 74.少林如意圈 75.日月乾坤圈76.日月风火圈 77.少林日月乾坤圈 78.双轮79.少林五行轮 80.风火双轮 81.火焰风火轮82.挎虎拦 83.跨虎双拦 84.手刺85.月牙刺 86.峨眉刺 87.三星刺88.双轮刺 89.鹿角刺 90.三星针91.八卦龙形针 92.高祖太阳针 93.判官双笔94.状元双笔 95.龙凤日月双笔 96.双手镰97.鸡爪镰 98.鸡刀镰 99.获手师100.双铁尺 101.少林双橛 102.羊角双橛103.太极图 104.九龙套 105.五合掌106.子午钉 107.金刚凿 108.日月牙109.日月魂 110.双钹 111.铁筷子112.点穴针 113.宫天梳 114.铁拳窝115.双迎刷 116.僧鞋 117.铁印118.鸳鸯手盔 119.少林宝镜 120.双钵121.日月双 122.闭血鸳鸯铎 123.闭血鸳鸯幡124.闭血鸳鸯 125.鸡爪阴阳锐 126.莲花夺命钎127.千里追凤鹤 128.护手双狼牙棒四、软兵械1.双头链子枪 2.链子剑 3.两节棍4.手梢子 5.三节棍 6.少林童子棍7.铁链夹棒 8.龙头杆棒 9.银丝鹿角棒10.独角椎 11.三仙叉 12.剑鞭13.三节鞭 14.九节鞭 15.筒子鞭16.虎尾鞭 17.赶山鞭 18.龙梢鞭19.西域鞭 20.蛇形软鞭 21.少林钩鱼鞭22.廿四节麒麟鞭 23.廿四节赫铃鞭 24.廿八节窜宫鞭25.卅六节天罡鞭 26.十三节蛇骨鞭 27.十三节麦骨响铃鞭28.大流星锤 29.双流星锤 30.亮银链子锤31.棱角流星 32.彝族流星 33.狼牙球34.锚抓 35.双飞抓 36.少林滚龙掌37.少林大铁锚 38.蛐蜒 39.梢锤四节40.爝 41.绳镖 42.双头镖43.绳索 44.山河带 45.蒙仙网46.串珠 47.拂尘 48.铁莲花49.血滴子 50.阴阳扁 51.龙须钩52.呜喽嘟 53.藏族白嘎五、暗兵械1.飞镖刀 2.单指剑 3.三指剑4.匕首 5.袖圈 6.飞叉7.飞铊 8.飞爪 9.鞭铊10.有尾飞铊 11.飞锤 12.双飞挝13.铁蛤蟆 14.铁蒺藜 15.铁鸳鸯16.梅花针 17.点穴钉 18.锥镖19.鸳鸯镖 20.燕子镖 21.柳叶镖22.金钱镖 23.蝙蝠镖 24.四刃镖25.旋风镖 26.雪花镖 27.枣仁镖28.三星镖 29.七星镖 30.八刺镖31.仁者镖 32.四尖四刃镖 33.少林亮银镖34.袖箭 35.袖内箭 36.梅花袖箭37.摔手箭 38.卖眉弩 39.少林低头弩40.点穴针 41.飞腿踢针 42.掌心雷43.四门张 44.铁橄榄 45.崩龙袖锤46.少林金钗 47.双头判官笔 48.飞蝗石49.布依飞石 50.游球 51.排鞋针52.铁弹弓六、御射兵械1.弓 2.弓袋 3.弩 4.三弓床弩5.弹弓 6.弹丸 7.矢8.箭桶 9.火龙出水 10.长牌11.藤牌 12.竹立牌 13.龙头盾牌14.狮头盾牌 15.虎头盾牌 16.少林盾牌
中国应该在武术上面下功夫争取进入奥运项目,中华传统武术器械完全够得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隋唐演义里十三杰四猛四绝都是谁?
先说四猛第一猛是“今世孟贲”罗士信罗士信,河北河间府人氏,自幼父母双亡,从小跟着大隋朝九省绿林道的北路瓢把子大刀王宣王君可长大成人。
他身高体胖,力气大得惊人,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跟牛摔跤,千斤重的大牤牛在他面前就跟一只小鸡差不多。
美中不足的就是脑子不太好使,吃饭不知道饥饱,睡觉不知道颠倒,有点儿混浊猛愣。
有一次秦琼路过王君可的庄子,见罗士信天真烂漫,非常喜欢,于是便收他为义弟,留在了自己的身边。
群雄聚义瓦岗山之后,罗士信俨然就成了瓦岗寨的一副王牌,只要有硬仗非他出马不可。
尤其是大战四平山之时,罗士信曾和西府赵王李元霸打了个势均力敌,不分胜负。
这么说吧,在隋唐所有的英雄好汉之中,罗士信是唯一能和李元霸硬碰硬之人。
第二猛是“四宝大将”尚师徒尚师徒,虎牢关总兵,靠山王杨林的心腹爱将之一。
他之所以号称四宝大将,就是因为他有四件令人羡慕的宝贝。
第一件:夜明盔,又叫马鸣盔。头盔之上镶有一颗鸡蛋大的夜明珠,夜晚行军,亮如白昼,别说道路照的见,就连虫蚁之物也能看的清清楚楚。相当于现在的探照灯。
第二件:七星甲,又叫唐猊铠。据说是用一种罕见的动物皮所制,不仅刀枪难入,而且这铠甲上还有七个鱼鳞一样的铜片,一遇危险,铜片就自动竖起。相当于现在的警报器。
第三件:提炉枪,全名叫做八宝吸水提炉枪,又叫虎头阴风矛。这条枪重达一百二十斤,锋利无比,而且枪杆上还拴有一个铜砣,关键时刻顺手一甩,这铜砣能当暗器使用。最令人称奇的是这枪杆的末端有一个小孔,只要将枪头插入水中,小孔内就有水流喷出。相当于现在的抽水泵。
第四件:呼雷豹,一说虎类豹。这也是尚师徒四件宝贝中最心爱的一件。这匹马不仅是日行千里不黑,夜走八百不明,更重要的是它还有特异功能,只要它一嘶鸣,别的马当时就吓得瘫软在地。这可太厉害了,马上作战,战马至关重要,还没动手,你的战马先瘫软了,这仗还怎么打?
尚师徒本身能耐就大,再加上这套现代化的装备,真如同猛虎生翼一般。
虎牢关兵败之后,尚师徒自杀身亡,他的四宝归了秦琼所有。
第三猛是“八马将军”新文礼新文礼,虹霓关总兵,靠山王杨林的心腹爱将之一。
他胯下一匹金睛白毛骆驼,掌中一条四棱铁方槊,悍勇绝伦。
据说他双膀一晃,有“横推八马倒、倒拽九牛回”之神力,故此人称“八马将军”。
他最露脸的一战,就是计杀裴元庆。
瓦岗军伐五关之时,他把裴元庆引入了庆坠山烈火阵,那么骁勇无敌的银锤太保被活活烧死在里面。
第四猛是“铁枪大将”来护儿来护儿,济南节度使唐璧的监军官。
他胯下一匹丈二青鬃马,掌中一条镔铁无缨枪,十分勇猛,号称济南府第一猛将。
秦琼在唐璧帐下做旗牌官之时,曾和来护儿交过手,二十多个回合,秦琼就明显不敌。
秦琼等人反山东之后,来护儿捉拿了秦琼的家人。由于他多次打骂罗士信,终于把傻英雄激怒了。罗士信一怒之下,打死了来护儿,并且还夺了他的大铁枪。
再说四绝第一绝是罗松的枪罗松,字永年,北平王罗艺罗燕超的长子,神枪少保罗成罗公然同父异母的哥哥。
他胯下一匹千里银河驹,掌中一条素白亮银枪,枪法精绝,神勇盖世,有“天下第一枪”之美誉。
当初四平山下一场大战,今世孟贲罗士信和西府赵王李元霸打了个难分难解。两人互不让步,甚至到了以死相拼的地步。
幸亏关键时刻罗松赶到,断喝一声如虎啸,银枪一挥鬼神惊,使出了一招绝技,才替二人解了围。
第二绝是程咬金的斧子程咬金,又名程知节,字义贞,大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老程可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福星高照,好运连连。小孤山劫皇杠,一举成名;三斧子定瓦岗,成就大业。他不仅做过瓦岗山的混世魔王,而且还做过十八国的总盟主。老程凭着胯下一匹卷毛狮子兽(又名大肚子蝈蝈红),掌中一柄八卦宣花开山斧,虽然只会三斧子,却硬是风光了一辈子。第三绝是侯君集的轻功侯君集,大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侯君集这个人身材矮小,要讲在两军阵前斩将夺旗他不行,但他有自己的特长。他最大的特长就是轻功盖世,那真是“横跳黄河竖跳海,万丈高楼脚下踩”。这么说吧,要是讲打探军情,获取情报这一类的事物,没有人比侯君集再合适了。比如说大破长蛇阵,比如说大破铜旗阵,侯君集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阵图是他盗来的。第四绝是尚师徒的呼雷豹尚师徒即是四猛之一,也是四绝之一,他的呼雷豹咱们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
最后说十三杰第一杰是“西府赵王”李元霸李元霸,唐国公李渊的四儿子,长得是瘦小枯干,形同病鬼。
别看长成这样,却是天赋异禀,力大无穷。据说双臂一晃,有四象不过之力。
他胯下一匹万里烟云照,掌中一对擂鼓瓮金锤,横扫天下,盖世无敌,马前几乎没有三合之将。
他锤震四平山,把十八国百万联军直杀得尸堆如山,血流成河。
他锤震紫金山,逼着各家反王递上降书顺表,为大唐朝立下不世之功。
简单说吧,在隋唐所有的英雄好汉之中,除了今世孟贲罗士信之外,李元霸可以说碾压一切。
第二杰是“天宝大将”宇文成都宇文成都,隋朝丞相宇文化及之子,是隋文帝杨坚御口亲封的横勇无敌大将军。
他胯下一匹赤炭火龙驹,掌中一条凤翅鎏金镗,在李元霸未出世之前,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直到后来出了个李元霸,成了他的一生的痛。
当然了,他所畏惧者,也仅李元霸一人而已。
当初四平山下一场大战,紫面天王雄阔海、南阳侯伍云召、双镗无敌伍天锡三人合力也赢不了他。
虽然他曾先后两次输给过银锤太保裴元庆,但每次都是有原因的。若论真实本领,裴元庆也得逊他半筹。
第三杰是“银锤太保”裴元庆裴元庆,山马关总兵裴仁基的之子,心高气傲,性如烈火。
他胯下一匹一字墨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年纪虽幼,却是骁勇异常。
四平山一战,十八路反王的上千名大将,哪个见了李元霸不是吓得腿肚子都哆嗦?唯有裴元庆,毫不畏惧,抡锤就干,打不过也照样打。
他最辉煌的战绩,就是两次把宇文成都打得抱鞍吐血。
虽然每一次都是在宇文成都体力下降的情况下出的手,有点儿胜之不武,但毕竟是赢了,才有了“银锤两战鎏金镗,三杰反打第二杰”之说。
第四杰是“紫面天王”雄阔海雄阔海,身材魁梧,紫面虬髯,急公好义,古道热肠。
他本是金顶太行山的总辖大寨主,后来投靠了十八路反王之一的相州白御王高谈圣。
他胯下一匹落日黄风兽,掌中一条丈二熟铜棍,有万夫不当之勇。
十八路反王截杀杨广之时,他曾和伍云召、伍天锡合力斗过宇文成都。虽然没有取胜,但也消耗了宇文成都大半的体力,为银锤太保裴元庆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扬州城夺魁大会上,雄阔海为了救群雄脱困,不顾个人安危力举千斤闸。由于他劳累过度,导致体力不支,最终惨死在千斤闸下。
就凭这一点,雄阔海就无愧于一条顶天立地的好汉!
第五杰是“南阳侯”伍云召伍云召,开隋九老之首忠孝王伍建章之子。
他面如紫玉,相貌俊朗,胯下一匹照夜玉狮子,掌中一条九曲亮银枪,杀伐果敢,勇冠三军。
他本是镇守南阳关的大帅,是隋文帝杨坚御口亲封的南阳侯。只因父亲伍建章被杨广所杀,他一怒之下,起兵反隋。
南阳关大战之时,因堂弟伍天锡救援来迟,伍云召孤立无援,最终兵败。他怀抱幼子杀出一条血路,逃出南阳。
之后,伍云召投靠了十八路反王之一的河北凤鸣王李子通。
十八路反王截杀杨广之时,他任十八国联军的前部正印先锋官。
四平山下一场大战,他先是二十几个回合生擒了靠山王杨林,后来又和雄阔海、伍天锡合力大战过宇文成都。
可惜的是,在扬州城夺魁大会上,伍云召由于不明所以,惨死在高丽国大将左雄的“没尾驹”的尾巴之下。
第六杰是“双镗无敌”伍天锡伍天锡,忠孝王伍建章的侄儿,南阳侯伍云召的堂弟。
此人身高过丈,虎背熊腰,而且黄发红眼,相貌十分凶恶。
他是红螺寨的大寨主,胯下一匹赤血红云兽,掌中一对半月浑金镗,打起仗来,势如疯虎,悍勇绝伦。曾和紫面天王雄阔海大战过三天三夜,不分胜负。
扬州城夺魁大会之时,他受靠山王杨林之邀镇守天昌关。
只因为打死了李元霸的马前开路先锋官梁师泰,最后被李元霸给活活撕成了两半。
第七杰是“神枪少保”罗成罗成,字公然,北平王罗艺罗燕超之子。
他面如冠玉,俊美不凡,有“隋唐第一美男子”的荣誉称号。
他胯下一匹追风小白龙,掌中一条五钩神飞亮银枪,马快枪急,神鬼莫测,号称“素袍白马无敌将将,一条银枪天下传!”
罗成不仅武艺超群,而且熟读兵书战册,通晓排兵布阵,可以说是智勇兼备,文武双全。
大破长蛇阵,大破铜旗阵,都是由他坐镇指挥的,瓦岗众将无不对他心服口服。
扬州城夺魁大会上,罗成艺压群雄,夺得了头名武状元。
瓦岗山散将后,他投入了李唐阵营,跟随李世民屡立战功,“日锁五龙”更是名扬天下。
但是罗成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心太狠,手太毒,最终他也没有落下好下场。
后汉王刘黑闼反唐的时候,罗成由于遭了奸人的陷害,单枪匹马误入淤泥河,被乱箭穿身而死。
第八杰是“靠山王”杨林杨林,字虎臣,开隋九老之一,隋文帝杨坚的弟弟,隋炀帝杨广的叔叔。
他的爵位是铁肩靠山王,职位是天下都诏讨兵马大元帅。
他胯下一匹独角青鬃兽,掌中一对水火囚龙棒,虽然上了几岁年纪,但人老精神不老,依然是雄风不减,依然是骁勇善战。
整日里,这老头子不是东荡西杀,就是南征北战,哪里有战乱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为了大隋朝的江山,真可谓抛头颅洒热血,把老命都豁出去了。
但是大厦将倾,一木难支,最终他死在了罗成的枪下。
第九杰是“花刀大帅”魏文通魏文通,潼关总兵,靠山王杨林的心腹爱将之一。
他胯下一匹九点桃花兽,掌中一口佝偻古月象鼻子大刀,刀法精湛,勇武过人,被誉为隋朝第一口大刀,人称“九省花刀帅”。
想当初在潼关城外一场大战,秦琼与他大战了九次,结果是九战九逃。若不是关键时刻傻兄弟罗士信的到来,秦琼非死在他的刀下不可。
一打瓦岗山之时,他凭着胯下马掌中刀,一连打败了秦叔宝、单雄信、王君可、王伯当、谢映登、尤俊达等人,瓦岗众将无不叹服。
后来杨林大摆一字长蛇阵,魏文通充当蛇头,结果死在了罗士信的手里。
第十杰是“银面韦陀”秦用秦用,秦琼秦叔宝的义子。
他胯下一匹金毛火焰驹,掌中一对人面赤铜锤,千斤神力,猛不可当。
想当初瓦口关一场大战,秦琼被突厥大都督红海打得落荒而逃。而秦用一出手,三锤就解决了红海,威震瓦口关。
锤震瓦口关之后,秦用一举成名,被北平王罗艺封为瓦口关守将。
后来大破铜旗阵之时,秦用作为四猛八大锤之一的铜锤将,勇闯大阵,颇有战功。
不幸的是,联军大破扬州城以后,秦用代替秦琼去接宇文化及的玉玺盒子,结果被毒箭射死。
第十一杰是“铁锤大将”梁师泰梁师泰,本是挂锤庄的庄主,后来被李元霸降服,做了李元霸的马前开路将。
他胯下一匹铁蹄黑风兽,掌中一对镔铁压油锤,曾两锤打败过赤发灵官单雄信。大破铜旗阵之时,他跟着李元霸也参战了。不过作为四猛八大锤之一的铁锤将,他的战绩并不太出彩。后来在参加扬州城夺魁大会的路上,死在了伍天锡之手。
第十二杰是“武王”杨义臣杨芳,字义臣,靠山王杨林的兄弟,东岭关的大帅。
在隋朝的军队之中,他是仅次于杨林的第二号人物,手握重兵,大权在握。
他胯下一匹金龙望月驹,掌中一口金背七星砍山刀,马快刀急,骁勇过人。
他曾在东岭关下摆了一座铜旗阵,让瓦岗军及各路反隋势力吃尽了苦头。
第十三杰并列两位,上一位是“兵马大元帅”秦琼,下一位是“皂袍大将”尉迟恭。秦琼秦琼,字叔宝,大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他胯下一匹黄骠透骨龙,掌中一对瓦面金装熟铜锏,号称“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艺压一百单八县,名震山东半边天!”
他侍母至孝,交友至诚,有“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的美誉。
他本是历城县的一名马快班头,由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对当今朝廷十分不满。
“筷子令反山东”以后,他和程咬金、徐茂公等人占据河南瓦岗山,成立大魔国,任兵马大元帅之职。
瓦岗山散将之后,五骑投唐,秦琼、徐茂公等人保了李渊父子。
由于秦琼能战善战,深受李世民重用,照样任兵马大元帅之职。征战多年,为大唐朝立下不世之功,故此有“双锏撑起唐天下”之说。
尉迟恭尉迟恭,字敬德,大唐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他原本是铁匠出身,后参军入伍,加入了刘武周的队伍。刘武周反唐,宋金刚挂帅,任命尉迟恭为先锋官。
尉迟恭凭着胯下一匹嘶风乌骓马,掌中他亲自打造的一条十三节水磨钢鞭,曾创下“日抢三关、夜夺八寨”的辉煌战绩。
后来秦琼出马,在美良川和他三鞭换两锏,尉迟恭被秦琼折服,归顺了大唐。
降唐以后,尉迟恭更加卖力,打起仗来勇猛直前,悍不畏死,深受李世民喜爱,故有“单鞭打出李江山”之说。
要是对这“四猛、四绝、十三杰”来个整体武力大排名的话,我认为排名如下。第一名:西府赵王李元霸;
第二名:今世孟贲罗士信;
第三名:无敌枪王罗松;
第四名: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第五名:银锤太保裴元庆;
第六名:紫面天王雄阔海;
第七名:南阳侯伍云召;
第八名:双镗无敌伍天锡;
第九名:神枪少保罗成;
第十名:靠山王杨林;
第十一名:花刀大帅魏文通;
第十二名:四宝大将尚师徒;
第十三名:八马将军新文礼;
第十四名:银面韦陀秦用;
第十五名:铁枪大将来护儿;
第十六名:铁锤大将梁师泰;
第十七名:武王杨芳杨义臣;
第十八名:兵马大元帅秦琼;
第十九名:皂袍大将尉迟恭;
第二十名:小白猿侯君集;
第二十一名:混世魔王程咬金。
隋唐英雄里的四猛四绝十三杰?
四猛四绝十三杰金银铜铁八大锤讲的是隋唐之际的人物故事。
四猛:罗士信、来护儿、新文礼、翟让
四绝:罗松的神枪、尚师徒的坐骑、侯君集的轻功、王伯当的暗箭
十三杰:
1.西府赵王李元霸:西方金翅大鹏转世,使一对擂鼓瓮金锤,各400斤,共800斤:坐骑万里烟云罩,日行一万,夜走八千。
2.天宝大将宇文成都:上界雷声普化天尊临凡,使一条凤翅镏金鎲,重400斤,坐骑能行千里黄花马。
3.银锤太保裴元庆:武器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各300斤,共600斤;坐骑一字没角赖麒麟.
4.紫面天王雄阔海:武器熟铜棍,重300斤,另有两把板斧,各160斤,共320斤。
5.南阳候伍云召:武器丈八蛇矛,重160斤,坐骑照夜玉狮子。
6.双镋无敌伍天锡:武器一对混天镋,各100斤,共200斤,坐骑乌骓马。
7.少保罗成:武器五钩神飞枪,重240斤,坐骑闪电白龙驹。
8.靠山王杨林:使两条水火囚龙棒,各150斤,共300斤,坐骑抓蹄白虎马。
9.花刀大将魏文通:使一口青龙刀。
10.银面韦陀秦用:使一对黄铜倭瓜锤。
11.四宝大将尚师徒:使一条提炉枪,重120斤,头戴马鸣盔,身披七翎甲,坐骑呼雷豹,皆是天下无双的宝贝。
12.铁锤大将梁师泰:使一对镔铁轧油锤,各80斤,共160斤。
13.小孟尝秦琼:使一条虎头錾金枪,重82斤,背两柄金装四棱熟铜锏,左手60斤,右手70斤,共130斤,坐骑黄骠马/皂袍大将尉迟恭:使一条混铁蛇矛,悬一条紫金葫芦鞭,重8斤,坐骑乌云抱月驹
各位英雄的战斗力怎么排名?
No.10四宝大将尚师徒
秦琼与他马下对攻,败下阵来,如果加上他的四个宝贝(夜明盔,唐猊铠,提庐枪,呼雷豹),进攻和防守,更是厉害,他在《隋唐英雄》里只与秦琼大战的片段堪称经典
No.9靠山王杨林隋文帝杨坚的弟弟,隋朝开国九老之一,为隋王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过汗马功劳,被封为靠山王。轻易打败程咬金、秦琼等瓦岗英雄好汉,无论是战力还是计谋、战场经验。都是非常出众。他武艺高强,手持一对虬龙棒,后在隋朝统治濒临瓦解之际,设计做最后殊死一搏,最后被罗成所杀。
No.8伍天锡伍天锡头上戴着鱼尾乌金盔,一身鱼鳞乌金甲,手持一把凤翅镏金镗,身高一丈,一脸黄胡须,传说两个手臂有万斤气力,虽然这个形容有点夸张,但也可见伍天锡是一员气力非凡的猛将。伍氏家族是隋朝的开国功臣,伍天锡的堂哥伍云召也是一员猛将。
No.7冷面寒枪罗成一杆神枪,神出鬼没,出神入化,打败无数英雄好汉,瓦岗每次遇到劲敌时,都是罗成大将军打头阵,四明山力战群雄,一战成名,并且拿到大元帅的帅印,斩杀靠山王杨林,也是他武力超群的体现。他的神枪无人能敌,只可惜在后来的唐军与刘黑闼军的战斗中被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算计,被苏定方乱箭射死。
No.6南阳侯伍云召伍云召家族是隋朝开国功臣,其堂弟伍天锡武功也非常了得,和伍云召并称为“伍氏双雄”,伍云召长着面如紫玉的俊美外表,曾单独力战宇文成都,四明山一战力敌和尚和西域剑客围攻。只可惜最后战死与两个无名之辈这样令其武力排行大打折扣。
No.5风尘三侠之一红拂女大家对红拂女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曾为了救秦琼、柴绍等人,力战排名隋朝大将军宇文成都不败,并成功救出秦琼等人,让宇文成都颇为惊讶,被一名蒙面女子打成平手而泄气,为此,唐王李世民赞誉她为“中原第一女侠”
No.4大力士雄阔海外号紫面天王。为人忠厚仗义,两臂万斤之力,曾双拳打死两只老虎,最早在太行山占山为王,后来辅佐相州起义军领袖白御王高谈圣,在在扬州战役中,为救被困的众反王,力托千斤闸,但最终由于体力透支,被千斤闸压死。
No.3力拔山河裴元庆传说为娜吒转世,力大无穷。手持一对银锤,重三百斤。打遍瓦岗众英雄无敌手,四明山一战,与宇文成都打成平手,在这次战役中,还接了李元霸三锤,李元霸还说过,能接他半锤的算是位英雄了,连李元霸都觉得遇上了对手。后中新文礼之计,命丧火雷阵中。
No.2无敌大将军宇文成都宇文成都,大隋天宝大将,隋文帝封为镇殿大将军,号天宝大将,御赐“天下第一横勇无敌”金牌。江都一战,把李元霸的头发都打散了,差点让李元霸发疯,李元霸曾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与他打那么多回合,不愧大隋第一战将,可惜他遇到了天神李元霸,最终死于李元霸的锤下,只能怪他命不好,悲哉悲哉!
No.1战神李元霸400多斤双锤打遍天下无敌手,被誉为天神、战神,不是人,是神!传说为金翅大鹏鸟转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却有四象不过之力,无人能敌。他的坐骑也是被称为“万里云”的千年一遇神马,裴元庆、宇文成都和他单打比武,都不是李元霸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