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原名揭秘:鲁迅散文的独特魅力
说起《朝花夕拾》嘞,这本书名字还有个小故事呢。原来,鲁迅老先生刚开始的时候,是叫它《旧事重提》。你看这名字,说得多直白,不就是把过去的事情重新捡起来说嘛!后来他才改成《朝花夕拾》,这一改,倒是有点文气了。
这书里头嘞,其实都是鲁迅从前的回忆,说的是他小时候呀,少年呀,那时候的事儿。整整有十篇文章,每一篇都是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儿。文章内容呢,一半是写他过去的“朝花”,就是那些美好的记忆;另一半嘛,也有“夕拾”,是他后来长大了,再回头看这些往事的思考。
鲁迅写这书的时候,可不光是为了怀旧,他也想让人们看看过去的旧社会、老传统里的问题,想让大家清醒一些。读起来有时候让人笑,有时候又让人心酸。
原名《旧事重提》,看着简单,但意义不浅嘞。鲁迅用这名字是想说,他是拿过往的事儿来说今儿的社会,让大家看清些不好的地方。后来叫《朝花夕拾》呢,好像意思更深了些。你想,“朝花”是早上开放的花,象征着年轻时候的美好记忆,“夕拾”呢,就是到了年纪大了再把那些记忆捡起来,好像是从头去琢磨那些往事。
《朝花夕拾》里的每篇文章,都像是鲁迅心里捧出来的宝贝。他提到小时候玩的《狗·猫·鼠》、带他认识《山海经》的阿长,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种小孩子的快乐和自由,都让人觉得很亲切。他还写到《父亲的病》,说的是小时候看着父亲生病,却没办法的无助。这些故事呀,一点都不华丽,可是真真切切,像是人坐一块拉家常一样,随便说着说着,就把日子里的酸甜苦辣全带出来了。
《朝花夕拾》独特的写法,就是把生活和感情夹在一起。鲁迅不像有些作家,说话绕来绕去,他这文章,说的都是家里家外的事儿,小的时候看见的事儿,天真得很,长大了再想这些事儿,话里话外带点儿心酸,也带点儿讽刺。
比如说吧,《藤野先生》这篇,写的是鲁迅年轻时去日本学医的事情。藤野先生对鲁迅很好,认真教他解剖,这让鲁迅心里很感激。可是吧,鲁迅在日本也受到了歧视,他心里不痛快,就决心回来救中国的老百姓,不做医生也要救国。这篇文章看似写藤野先生,实则是鲁迅心里的救国情怀在燃烧。
再说《五猖会》那篇,说的是小时候鲁迅盼着看热闹的庙会,可偏偏在出门前被他爹逼着背书,那种着急上火的劲儿,想必大伙儿小时候也都经历过吧。鲁迅用简单的故事,把小孩子的心情和传统的严肃管教冲突描述得活灵活现。
《朝花夕拾》这书嘞,其实还是鲁迅独特的“镜子”。在《二十四孝图》里,他写到了不孝顺的事儿,像是反映了他对旧礼教的不满;《无常》那篇讲起了神鬼故事,其实也是在讲人心,读起来有趣又意味深长。
这书里每篇文章,都在反映鲁迅的成长和他对社会的看法。《朝花夕拾》是用一种温柔的笔触来写过去,虽然语言朴实,但写出来的却是大智慧。书里的内容对旧社会有种特殊的思考,不是埋怨,而是让人从头到尾都能感受到鲁迅对人生的深思。
为什么要改名叫《朝花夕拾》呢?很多人也说,可能是“朝花”寓意鲁迅年轻时的那些快乐回忆,而“夕拾”是他成年后反复琢磨的东西。小时候觉得美好,到年纪大了却看出了问题,这一朝一夕之间的对比,读起来别有味道。
说到最后嘞,《朝花夕拾》不仅是鲁迅的回忆录,更是一部让人思考人生、批判现实的书。这书在1928年就出版了,到现在也是中国文学的宝贝。如今,这本书还被列入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单,老少都可以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用他自己的人生故事,为我们这后人留下的一面镜子,让我们看看过去、想想现在。正所谓“朝花夕拾,旧事重提”,鲁迅就是用这么简单的几个字,把他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Tags:[朝花夕拾, 鲁迅, 散文集, 旧事重提, 中国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