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咏荷上雨:杨万里笔下的荷塘雨景之美
这大热天的,讲到荷花上头的雨,那是得赶巧了才能遇到呢!今个儿来聊一聊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听着这词题目就晓得,这是要咏荷咏雨咯!杨万里可是个写景有一手的高手嘞,他这词写得灵活,跟咱眼前瞧见的一样,像是荷叶上头的小水珠,时不时跳来跳去,水银一样的窝子,一跳一落的,不得了咧!
这《昭君怨·咏荷上雨》呢,头一句是“午梦扁舟花底”,写的啥呢?咱老太婆可能不懂什么“扁舟花底”是啥意思,就是想说午睡睡得迷迷糊糊,梦里头飘在船上呢,头顶是荷花嘞,飘着香气。嘿,瞧着多好,这梦真舒服,谁不爱咧!这梦里,满湖的烟水嘞,香气扑鼻,好像真到了西湖头一样。
可这好梦也不是一直安稳的,咋咧?“急雨打篷声,梦初惊。”突然噼里啪啦一阵雨砸下来,像那雨点打在船篷上,“打篷声”咧,吓得梦都醒了!这一句写得可真有意思,让人感觉像在船上,明明是午觉呢,梦里都能闻见那雨声,怪不得人家说杨万里写景厉害得很。
接下来是“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这句就是灵活咯,咋个灵活呢?就是那雨点嘞,噼里啪啦往荷叶上一打,水珠子就像小珍珠一样,散开咯,又慢慢聚拢回来,真稀奇。这荷叶上的水珠,噼里啪啦,仿佛是银窝子一样,一跳一聚的,热闹得很,生动得紧!
到最后一句是“聚作水银窝,泻清波。”嘿,说得真好嘞!这雨一滴一滴地往荷叶上落,水珠子慢慢地滚成一窝,亮闪闪的,像个银窝一样,再流下去,溅起清清的水波。这就把雨打荷叶的模样写活了,看得人心头一下子凉快起来,像在那池塘边瞧着荷叶上头跳雨呢。
咋个讲呢?这一整首词,就从一个午觉写到一场急雨,从梦中游船的香气到突然的雨声,再到荷叶上那水珠跳来跳去,这么几句话,可把一场雨景写得活灵活现,杨万里这才叫真正有才咧!
-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这是咱平常想象中的画面,美得像仙境。
- 然后“急雨打篷声”,一下把人从梦境拉回来了,真是灵巧。
-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就是把荷叶上的景写活了,水珠的模样像是真珠。
- 最后的“聚作水银窝,泻清波”,把雨滴滚成银窝,再落下去,一点不拖沓,太妙咯!
杨万里写这首词时嘞,也是被这荷叶上头的雨景吸引住了。他是个南宋的大文人,啥大风大浪没见过嘞,可偏偏对这小雨打荷叶的景儿念念不忘,写得像真的似的。这荷叶上头一滴一滴的水,像真珠一样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一点不嫌腻,越瞧越觉得好玩。
话说回来,这荷花,在咱日常生活里也常见,水清清的,叶子大大的,带点香味儿,夏天一到,池塘里头满是荷花,就跟诗里头写的差不多,瞧着就心里头清凉。这么看来呢,这杨万里写得还真不是一般的细腻,怪不得后头的人都夸他咧!
好啦,今天咱就说到这儿啦。这首《昭君怨·咏荷上雨》就像是把咱们带到那池塘边头,夏天来场雨,荷叶上滴滴答答,听得舒心,瞧得开心,像是在做一场梦咧。杨万里的这几句词真是神了,把咱们带回了那池塘边,闻着荷花香,看着水珠跳,好不惬意!
Tags:[昭君怨, 咏荷上雨, 杨万里, 荷花, 雨景]